3)第1741章 ,高处不胜寒啊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不处理你,有时候完全是看天子的心情,这或许就是当臣子的悲哀之处了,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的大臣明明知道朝政的问题和弊端所在,却是始终看不见、听不见,也不愿意去管这些事情的原因了。

  聪明人不是没有,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聪明人。

  只是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去做这些事情的话,自己的下场会很凄惨,还不如安安心心、老老实实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来。

  至于国家兴旺、江山动荡,甚至于朝代更迭,改朝换姓什么的,这些事情哪里有自己的小命重要,有自己家族的兴衰重要。

  这大明的江山是姓朱的,但也不只是姓朱的,也是千千万万黎民的。

  真正到了这个位置的时候,刘晋是真的佩服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他们这样的人,他们难道会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但是依然还是要去做,要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施展出来,哪怕是自己会没有好下场,哪怕是会连累自己的家人,但依然还是去做了。

  不过刘晋觉得自己做不到像他们这样伟大。

  自己能够破局,那是因为自己知道大明之外有的是庞大的财富,有的是无尽肥沃的土地,只要大明能够对外扩张,那就可以不断的掠夺大量的财富回来,掠夺大量的土地回来,以此来缓解大明的财政困难,土地兼并所带来的人地矛盾等诸多问题。

  也只是因为刘晋知道工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好处,知道了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

  所以才能够慢慢的有了大明现在的一切,也能够活到现在。

  设身处地的来说,自己要是处在张居正的位置上,恐怕自己是没有勇气像他一样去致力于该改革的。

  好在刘晋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了退路。

  又是和天子、太子一起做买卖的,让他们吃饱了,又和勋贵们盘根错节的在一起,利益牵扯的很深,也是带领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迅猛发展,和新兴的力量在一起。

  还尝到了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诸多的殖民地都有刘晋的股份,南非殖民地更是刘晋和张懋他们这些勋贵们的后撤地。

  从一开始刘晋就给自己安排好了后路,也计划好了一切。

  “以后要走的路线就是对外强硬,对内宽容了。”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有些事情,还是留给后人去做,自己没必要什么都做了。”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这片土地还是那片土地。”

  刘晋这才刚刚当时内阁首辅,其实就已经想好了以后的诸多事情了,连自己以后的生活都想好了。

  高处不胜寒啊!

  PS: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