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 • 三_人类群星闪耀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堵上一道墙——他自以为他已无可指摘地建造了这座难以攻克的大厦呢。这是一座危险的后门——美国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从这座后门撒离大厦,也就是说,要预防美国撤出国际联盟。如果美国不参加国际联盟,那么也就意味着,威尔逊设计的永久性大厦——国际联盟的第一块基石会被挖走;大厦的墙基会被打开第一个缺口,而这个缺口则是灾难性的,它会酿成大厦的最终倒塌。

  门罗主义(MonroeDoctrine),是美国第五位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Monroe,1758—1831,在1817—1825年间连任两届总统)提出的美国外交政策原则,口号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目的是反对当时欧洲的一些封建专制帝国援助西班牙重新获得其在美洲殖民地的企图。门罗为美国和南北美洲各国制定的基本外交政策是:南北美洲不允许由外来者开发。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在法国凡尔赛宫的明镜大厅签订对德和约,宣告德意志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对德和约经英、法、意、日、德批准后,自1920年1月10日起生效。《国际联盟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美国国会由于不希望美国参加英、法势力占优势的国际联盟而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1921年8月,美国同德国签订了一项与《凡尔赛和约》相同的单独条约,但不包含有关国际联盟的条款。这表明美国决定不参加国际联盟。

  不过,纵使威尔逊通过修改条款和加上各种限制会在欧洲,现在也会在美国实现他的“新的人类大宪章”,但也仅仅是一半胜利。当威尔逊为了完成自己使命的第二部分而重返欧洲时,他的心情已不再像上一次似的轻松和自信了。“乔治·华盛顿”号军舰再次向布雷斯特海港驶去。但他眺望海岸的目光已不再像上一次似的神采奕奕、踌躇满志。他显得更加苍老和更加疲倦,因为这短短的几个星期使他感到更加失望,他的脸绷得更紧,显得更严肃,紧闭的嘴巴流露出愤懑和顽强的神情,左面颊上间或的抽搐犹如暴风雨前的闪电——这是积聚在他身上的疾病的预先警告。随身医生不敢耽误片刻,赶紧提醒他务必爱惜身体。然而他面临的是一场新的、也许是更为激烈的斗争。他知道,贯彻他的原则要比他拟定这些原则更加困难,但他决心不牺牲自己纲领中的任何一点。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要么是永久的和平,要么没有和平。

  指《国际联盟盟约》。巴黎和会通过了威尔逊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是他完成自己使命的第一部分,重返巴黎,代表美国签署协约国与德国缔结的包含国联盟约条款在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