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尸山血海!

  这一天,除了这四个字之外,几乎再也没有其它的字眼可以用来形容都柏林外围防线的惨状!

  伤亡惨重!

  或许用此来形容爱乐兰共和军付出的代价,已经不再合适了。

  只有尸山血海更为恰当。

  在枪声、炮声停止的时候,整个战场上一片静寂。

  不,并不是一片静寂!

  而是到处回响着伤员的惨叫声和呻吟声,整个战场上遍布着尸体和保管员,绿色与红色在战场上交错着,绿色的是爱尔兰人,红色的是英国人,绿色的是草地,红色的是血液!

  这时再也分不清谁是爱尔兰人,谁是英国人,现在,留在这片战场上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死人,一种是等死的人。

  当然,无论是爱尔兰人亦或是英国人都不会放任自己人死去。几乎是在停火之后的第一时间,英国人就主动的举出了白旗,只不过比爱尔兰人早了那么一两秒钟而已,然后双方的代表在战场中间的尸体堆间,用了短短十几秒就敲定了一切,双方都同意暂时停火,以便抢救伤员并运走已方的尸体。

  因为正值盛夏,他们都很清楚,如果不把这些尸体运走的话,那么要不了几个小时,整个战场就会被恶臭所笼罩,到时候疾病就会击倒他们。

  几乎是在双方刚一敲定,立即就有数百名放下武器的士兵和医护兵奔向战场,在战场上抢救起伤员。首先被抢救的自然是那些伤员,数以千百计的伤员被抬上了马车,然后被送进了战地医院。

  几个小时后,当战场上的尸体和伤员被运走之后,战斗再一次打响,然后在双方都觉得的差不多的时候,战场再次恢复静寂,然后双方再次救出伤员,抬走尸体……如此周而复始。

  死者的尸体被送到墓地草草的加以掩埋,至于伤者,则被送到了野战医院之中,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英国人的野战医院或者中国的野战医院,都是极为简陋的。

  与英国不同,中国的野战救护体系是在朱宜锋的直接干涉下,早在汉军兴建之时,就一同建立,而且在建立这一体系的同时,他借鉴了许多后世广为人知的基本护理经验,尽管他并没有从医学上给予野战救护体系直接帮助,但是通过那些基本护理经验的使用,却使得中国军队的野战救护体系一直在这个时代处于一种“逆天”的存在。

  相比之下,英国人的野战救护,却仍然是极为原始的,甚至其现在的野战救护,完全依赖一个人——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她曾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当时英国的野战医院卫生条件极差,各种资源极度匮乏,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仅仅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