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朝中朝阳闻众议_田园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不算真自己的人,可也能打击张说一下。

  百官一听,眼睛在就宇文融和张说两个人身上来回扫,想看看两个人各自是什么反应。

  换成平常的话,就算是上县的县令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地方官,京中的官员没人稀罕,真去了那就是降职,可一旦有张王两家参与进去,就不简单了。

  最开始的三水县,现在别人派不进去官,想派官可以,到那边先当刀笔吏,一点一点升,谁想直接安排过去一个县令,做梦吧,别说县令,就是主簿和县丞也不行,华原县也差不多,还有陆州与翼州,以及同安郡王所在的舒州。

  这几个张王两家呆过的地方,一旦有位置,都想打破脑袋往里挤,宁肯先不要京中的位置,过去呆上两年,必然能回来,闲职的人就会有实权,礼部的就可能到兵部和户部去,乃是一条捷径。

  只要别缺心眼,到地方与人对着干那身上就都了一块金字招牌,耀眼无比。

  如今褒信县的位置还不知道是谁能接替呢,旁边的新蔡县也被张王两家给看上,又是一整套的东西开始建设,往后还会差?

  众臣都知道的事情,李隆基更明白,真要是小宝和王鹃插手,以后的新蔡县会变得非常繁荣,每年可以交上来很多的租税,可惜张忠不能再派下去当刺史,张王两家的人暂时也不可以安排到地方当官,不然真想给散开。

  到时候钱就更多了,想干什么干什么,想打哪打哪。

  提上来的六个人都是小官,李隆基也不知道都属于谁,眼睛同样顺着众臣看的方向来看,一看这之下,懂了,竟然是张说和宇文融的人。

  张说要是知道李隆基这样想,真能气吐血,那六个人没一个是自己的,自己的人可是都走科举上来的,看看那六个人,有荫的,有从地方上一点点熬上来的,连个今世都没有。

  这时李隆基说话了“众卿以为如何?”

  问完之后,他还不忘了看一眼高力士,那意思是说,你也帮着想想,别派错人,真安排一个脑袋不灵光的人到那里,闲着没事儿找张王两家买卖的麻烦,耽误税收。

  高力士回了李隆基一个明白的神色,站在那里开始琢磨。

  他知道,最好的人选不是从地方上一点点积累经验干出来的,也不是科举出身,而是张王两家曾经资助过,或者是教导过的人,最好的当然是从蒹葭书院出来的科举人才,那里考上的人,可以随便安排。

  让修史就修史,让到地方做事儿就到地方做事儿,从来就不出岔子,因为这部分人想考科举,提前一年就要向书院申报,书院会专门出题,一年的时间必须合格才允许考科举,不然的话,就算你有本事,可以在别的地方弄到举人的名额,也别指望过了科举考试。

  凡是从蒹葭书院出来的,各顶各的厉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