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4章 财税改革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六万人的样子,这还是向外迁移了部分百姓的结果,不然搞不好已经四十万了。

  邵树德也知道,天子脚下的地方不太好移民,牵扯众多。但这事如果他不做,后代就更不可能做了。于是,为了避免以后人多地少、生活水平集体下降的厄运,该移民还是得移民,哪怕未来还是人满为患,但现在提前做了,就能让这个时间向后推移。

  毕竟,指数级的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在基数还小的时候认为干涉一下,能大大延缓人满为患到来的时间。

  百姓们当然不会很乐意,甚至多有怨言,方才路边的情形就是明证了——当然,你都把人赶走了,人家当然不爽,能有几个人站出来欢呼,已经是威望隆著了。

  汝州百姓的去处主要是荆州。

  这个地方曾经被蔡贼狠狠祸害过,荆州城内一度只剩十几户百姓。随后又经历了连续战乱,直到赵匡凝出任荆南节度使后,才稍稍消停了一些。

  因此,即便到了现在,人口也是比较稀少的,正适合移民填补。

  河南府、汝州离得这么近,正好当移民来源地,成本更低一些。

  “说到钱粮之事。”住进汝州州衙的邵树德找来了秘书郎陈逖、徐寅二人,问道:“朕提及的财税改革,政事堂那边有回应了吗?”

  “还没有。”两人很肯定地说道。

  “赵光逢、萧蘧怎么说的?”

  “赵相说‘分税制改革’,从国初开始,陛下提了不下五次,每次都因为用度甚大,且战事频繁而作罢。”陈逖说道:“而今与波斯大战连场,开支浩大,河西、陇右道又给复两年,陛下还要修宫城,移民始终未有停息……赵相建议,仍执行‘量出为入’的旧规,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做计较。”

  “赵光逢这是在向朕喊话呢。”邵树德听完后笑了,又问道:“萧蘧怎么说?”

  “陛下。”徐寅抢先答道:“萧相觉得,还是等与波斯停战之后,再行改革。”

  “两位宰相可真有意思,拼了命想多收点赋税。”邵树德说道。

  安史之乱后,唐代财税改革有两大原则:一是以财产计税,不按人头来算;二是量出为入,即预估明年要花多少钱,然后制定征税计划。

  夏朝继承了这个财税制度,因为太好用了。

  按财产征税,可以从富人那多收钱,增加财政收入。

  当年唐德宗在长安丈量达官贵人们的屋宇,估价征税,即便惹得满朝怨怼,也坚持执行了下去,因为这样真的能多收到钱,还不是搜刮农民——间架税,就是房产税,征税对象是住在城里的官员和市民阶层。

  唐德宗收了不到一年,史载得了好几年禁军军赏,可能有所夸张,但仅长安一地,搞不好就弄了几十万缗钱。

  随后泾原兵变爆发,称帝的朱泚表示废除间架税,唐德宗后来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