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1章 打呆仗(感谢嘟嘟噜嘟哒哒打赏6000起点币)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自己也没必要整那些个花里胡哨的操作,“结硬寨,打呆仗”才是正确的思路。

  千军万马避白袍帅是帅,但哪里有千军万马避坦克来得香?

  当然,这里的“结硬寨”可不是说要在芝加哥城前建一座棱堡,时代已经变了。

  指的是基础建设。

  大明收复五大湖,收复北殷洲,是为了给中华子孙万世寻觅和建设一片王道乐土,而不是像蒙古人那样抢一把就走。

  所以,在这片偌大的土地上,大基建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尤以铁路为重中之重。

  历史上,孙文设想的《建国方略》,诞生之初就被当做是一个笑话,但随着斗转星移,渐渐的,人们发现这玩意真不是纯粹的大炮,确实有些超前的理念,说是高瞻远瞩也不算太过分。

  当然,超越半步是天才,超越一步是疯子,孙先生超的那可不是两步三步。

  但不管怎么说,大方向是对的。

  在《建国方略》中,他提出要在全中国修建10万英里,相当于16万公里的铁路。

  然而,截止2021年,全中国铁路营业里程才只有15万公里不到。

  由此得出,《建国方略》是天方夜谭。

  但是吧,这铁路和铁路,火车和火车,差别可大了去了。

  用2021的剑来斩上世纪的官,就不合适。

  更何况,如今才是1873年,是上上个世纪。

  所以,朱富贵一早也写了一部《建国方略》,全面阐述了大明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宏伟蓝图。

  我大明国土西起葱岭,东至新乡,日月不落,夏冬相继,修个300万公里的铁路,应该不过分吧?

  朱富贵认为,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因为孙文不是大炮,他朱富贵更不是大炮(非物理)。

  这只是后人的曲解罢了。

  这些指标参考都是同时代的阿美莉卡。

  如果不是朱富贵的大明出来搅局,米利坚国原本再过20年,就将拥有30万公里铁路了。

  1880年到1890年这10年间,美国每年建设的铁路高达万公里。

  也就是说,美国仅用了10年的时间修筑了22万里的铁路,以此为参考,孙先生因此得出了“面积与美国相似的中国,也有此能力和机会完成10年20万里计划”的结论。

  只不过,当时民国现实上与米利坚在财力、工业、人才、地理方面的巨大差异,让《建国方略》永远留在了纸面上。

  但大明有能力,也有决心,完成朱天子版的《建国方略》。

  而且大明国土和实力远超美帝,因此修建铁路之里程,在本世纪内十倍于美帝,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大概吧……

  反正,人是要有一点梦乡的嘛,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德武十一年四月六日。

  正午。

  一列列车缓缓进入了油漆未干的新兰火车站。

  在蒙蒙细雨中,泥土和草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