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朕的拒谏表示得十分婉转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十六年,二月十日。

  自往澳门和辽东连下了两道旨后,朱翊钧终于感觉比刚穿越来时要好上一点。

  他感觉大明还是有希望的,感觉万历前期的改革阻力似乎也没自己想象得那么大,感觉自己在应对具体政务方面还是相当有能力的。

  当然,这一感觉建立在朱翊钧把弹劾的奏疏都交给司礼监处置的基础上。

  鸳瓦霜明,乍暖还寒,紫禁城的冰雪尚未化尽,朱翊钧放下手中《永乐大典》中的一册,隔着窗户望向乾清宫檐下的廊柱。

  这是当年官营漆匠重涂的百宝嵌,描红富丽敦煌,浑不见一丝永乐年间的血色与白骨。

  朱翊钧望着便垂下眼来,手中的书册也被悄然搁在了一旁。

  就在这时,张诚捏着一本奏疏进来了,他见皇帝似乎兴致不高,便低头退侯在旁不敢打扰。

  倒是朱翊钧先受不了他这番惺惺作态,瞧见了便开口问道,

  “又有甚么事非要求得朕来处置?”

  张诚犹豫几许,双手递上奏疏道,

  “皇爷,国子监司业王祖嫡奏修缺典。”

  张诚顿了一顿,道,

  “盖因建文之革除未复,景泰之附录未正,故而特待皇爷圣裁。”

  朱翊钧一怔,他确实没想到这件事能轮到自己手上来处理。

  不过一见张诚格外谨小慎微的模样,朱翊钧沉下心想了一想,便立刻反应了过来。

  按明制,纂修《实录》必须得到皇帝的诏令才可进行,而纂修《建文实录》直接关系到对永乐帝的评价,就更是如此。

  朝廷不容史臣私为,史臣亦不敢私为,因此必得上疏禀明皇帝。

  而朱翊钧前几个月刚下旨说要效仿成祖皇帝重组大明远洋舰队,这一道奏疏,名为因修国史而请求圣裁,实则是为试探规劝。

  何况修史之事与弹劾下臣不同,司礼监权柄再大,也绝不敢肆意干涉大明国史的修定。

  否则明朝历代的权宦也不会在后世的史书中没留下任何一个正面形象了。

  弹劾的奏疏皇帝能视而不见,可修史的章奏皇帝却不得不批。

  朱翊钧思及至此,觉得此事不好再躲,便启口吩咐张诚道,

  “上头怎么写的?且给朕念念罢。”

  张诚应了一声,翻开奏疏朗声道,

  “臣窃谓建文纪年之不可泯者五。”

  “自古无道之君天人共弃,闻革其命矣,不闻革其年。”

  “引师曰‘靖难’,明非复仇,胡为追薄海内外已奉之正朔而去之?不可一。”

  “靖难宣力诸臣妄希茅土,日构建文之过,本非成祖之心。”

  “事平固已幡然感悟,故鄙李贯独无封事,谕吏部不念旧恶,榜条方列,旋即除毁。”

  “革除之议起于六月庚午,命府部建文条格悉复旧制,今年称三十五年而已。”

  “然皆一时逢迎之臣从谀为此,后世不察,遂谓成祖独断,归过君父,使亲亲之心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