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优势与弊端并存的大明水师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仍能算是首屈一指。

  事实上,就算朱翊钧没有穿越成万历皇帝做任何改革,再过十年,直到万历二十六年,陈璘和邓子龙依旧能在抗倭援朝的露梁海战中率领大明水师成功击退日本。

  甚至到了明末崇祯时期,受明廷招抚的郑芝龙依旧能用装备远逊于西方的水师船队,打赢入侵澎湖的荷兰舰队。

  因此朱翊钧对大明水师的总体实力相当有信心。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晚明面对的海洋威胁,从其情况的严重程度来讲,比晚清是要轻上太多太多了。

  西方国家虽然已经有了殖民意识,但是其扩张手段并不像晚清那般激烈。

  即使是在后世被誉为“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在万历一朝,仍然陷入与西班牙的胶着内战之中。

  而且在晚明时期,西方国家对海外的殖民地的开拓,也多像澳门一般,主要是为了海上贸易的航线垄断。

  而非像晚清那时一般,对殖民地用上诸如倾销、入侵、屠杀等种种残酷手段。

  所以朱翊钧对与英国合作的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

  大明水师的弱点只是在于晚明的几位皇帝根本不懂甚么是殖民扩张。

  把像林道乾、郑芝龙那样的聪明人都赶到国外当“外国人”去了,留下辖域内的一群农民,还喜滋滋地觉得这叫“老实、本分、好统治”。

  结果“老实农民”里面偏偏就出了张献忠和李自成。

  深受近代史影响的朱翊钧痛定思痛,觉得只要自己有这个观念、有这个毅力去发展海外殖民,其余无论是装备还是造船技术,都是可以迎头赶上的。

  趁着大家都还没变成帝国主义,赶紧让万历十六年的大明跟着西方国家分吃一番大航海的时代红利罢。

  就在朱翊钧在心里为大明水师展望美好未来的时候,李太后又开口了,

  “皇上有分寸就好,沿海百姓的负担太重,平常替朝廷维持卫所、水寨、巡检司就已是力不从心。”

  一遇上实际问题,李太后有时还是会试着说真话的,

  “皇上若是要借洋人水师,那募兵又得从沿海百姓里头去招募,水兵的待遇又是一向得低。”

  “倘或是为了拱卫辽东、登莱那几处要紧关隘也就罢了,要是仅为了帮洋人打仗,那就太不值当了。”

  朱翊钧闻言便点了点头,李太后说得也是晚明海防问题的客观事实。

  明朝初年的时候,全国沿海置卫所、建水寨,派重兵戍守,水师军士有敌则战,无敌则耕,粮饷充足,海防亦趋稳固。

  水寨的作用主要在于联防能力,可以根据进犯之敌的骚扰路线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打击海上进犯之敌。

  一旦倭寇进犯,远处见烽堠报警,近海有水寨的防御,沿海巡检司进行盘查,上岸则卫所水军围追堵截,从而在沿海地区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

  这种统一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