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八章:怕啥来啥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寇手中,他这个皇帝难逃其咎。

  大明对待宗室比较严苛,藩王、郡王没有皇帝旨意不得离开封地,他们享受国恩能够过着骄奢淫逸的奢华日子,但是在政治上没有发言权更加没有兵权。

  无权、无兵的王爷是地方政府的重点保护对象,现在被流寇抓的抓、杀的杀,当今皇帝如何向宗族长辈交代?

  朱家皇室宗亲大可以群起发难质疑皇帝有没有能力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是不是得改一改藩王不掌兵的祖训?

  既然朝廷兵马不可以信赖,那么藩王、郡王是不是也可以拥有一支用以自保的军队?不给军队编制,是不是得考虑放宽王府卫队的规模。

  怕啥来啥,正月初九,唐王就有加急奏疏送达,一家子都被张献忠祸害了,唐王悲痛欲绝,他如今光棍一条,更加没有了顾忌,奏疏中的言辞极度不客气。

  他列举崇祯继位以来的种种过失,言辞凿凿大明被建奴、流寇轮番祸害导致襄王一大家子落入落入流寇手中、导致他的一家子死于非命,皇帝就是第一责任人。

  唐王要求崇祯给予兵权,他要亲自率领大军杀回南阳为一家子报仇雪恨,要救出襄王一大家子。

  与此同时,刘之伦和方正化也有密奏送达,皇帝得知唐王率领本部人马两千余跟着卢象升的天雄军已经走在前往河南的路上。

  卢象升乃是兵部侍郎领五省总制,得知流寇破了南阳、襄阳的消息如遭雷击。

  他知道失陷封藩的大罪无疑会落在自己头上,已经萌生死志,想趁着皇帝没有剥夺他的兵权之时争取及时赶到南阳、襄阳跟流寇厮杀争取救出襄王,如果不能成功干脆战死以身殉国成仁。

  流寇卷土重来,声势浩大,一直在河南消极的左良玉又选择保存实力避战,率领人马龟缩进许州城,河南十几座城池转眼间就丢了。

  左良玉眼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大将曹文诏、邓玘、艾万年、柳国镇、刘弘烈等等兵败身死,深知保存实力的重要性。

  这个混蛋这两年打流寇不积极,尾随流寇烧杀抢掠最积极,这段时间抢到手了大量钱粮拉了不少壮丁,麾下人马急剧膨胀,总数超过三万。

  清军杀奔河南之时他一边加强许州城的防御,一边派遣儿子左梦庚带领五千精锐南下五百里经营退路。

  左良玉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如果清军攻打许州城他就摆出一番死守的架势看看形势,万一清军拿出志在必得狠劲儿,他就会连夜带领人马往南逃跑。

  结果众所周知,“红旗军”在山西跟建奴干上了,清军即刻失去了主动,开始被动挨打。

  左良玉没有需要打仗也混到了守土之功,因为他坚守许州城之时,虽然没有遭遇攻城,但是城外出现过不少清军部队打家劫舍。

  清军退了,许州这个经营了两三年的大本营保住了,左良玉的麾下还把十几万从北边逃到这里的军民洗劫一空,拉了几千壮丁。

  按理说左良玉实力大增可以跟流寇拉开架势好好干一场,可惜原来就坏,现在更加坏的左良玉铁了心自谋发展,根本不管流寇在河南攻城略地。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