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武水师决一雌雄。

  消灭所有的海盗和西夷诸国在南洋的势力是龙武水师的主要任务之一,郑一官不选择投降就让他灭亡。

  黄可造、黄义率领船队跑长崎之时已经联络到了母港在五岛列岛的李旦儿子李国助部,两军已经联手捣毁一个海盗老巢,缴获真金白银若干、缴获战船商船几十艘。

  见识到了龙武水师的船坚炮猛,亲眼看到了水师陆战队的攻坚能力,李国助已然决定向大明投诚,宣誓为征虏大将军效忠。

  黄四方收缴到手的贵金属价值已经突破两千万两白银,随着不断深入,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得到的田亩已经超过五百万亩。

  晋商阔绰,也都是土财主,这个时代的商人赚了钱无一例外都是选择置办田产,大晋商拥有良田万顷真不是夸张。

  明末的土地矛盾不仅仅存在于官吏强取豪夺,也跟这些商人大量购买、吞并良田不无关系。

  建奴、流寇双重祸害导致山西人口锐减,再加上黄汉接受一部分送去辽南为占领朝鲜做装备,这里的土地产出应该能够养活现有人口。

  黄汉没收了晋商和接受晋商贿赂参与走私、成为保护伞的文官武将的私田和粮食不会上交朝廷。

  粮食用作安置战争难民,田亩直接算作军产安排卫所军家小以军屯的模式耕种。

  原则上采取一户五十亩进行分配,“红旗军”既然染指山西,那么就把事情做圆满了,即便撤兵也要留下一部分人马震慑宵小。

  至少要让安民屯田的效果体现,让几百万接受“红旗军”管理的军民能够到手明年秋天的收成,让这些人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唯有这样做了,才能够确认这些山西、宣大军民暂时不会往流寇转变,才会使得这些人真心认可“红旗军”。

  永平府“红旗军”体系的屯民早就接到了一开春就大量育苗的指令。

  不仅仅要使得马铃薯和甘薯的秧苗能够满足体系内的需要,还要为山西备足三百万亩的秧苗。

  黄汉从来不搞摊派,走市场经济。下达的命令是约定育苗量,然后以收购的形式进行,育苗的屯民多付出了劳动不仅仅不可能吃亏,还应该能够多赚些银子。

  这个时代北方两亩土地的收成都不足以使得一个成年男子吃得饱,但是种植一亩马铃薯就完全能够养活两个成年男子。

  春天在山西大力推广新农作物势在必行,最起码把自己打奸商、搞贪官获得的一半田亩种上马铃薯。

  人口少了一部分,种了马铃薯、甘薯、玉蜀黍能够使得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到了明年秋天解决饥饿不成问题。

  “红旗军”抓了几万人,组织了几万明军重新训练,几乎把山西的地方官都扣下了,简直是闹得天翻地覆,朝廷难道不过问?

  黄汉有备而来,把山西通往京师的关隘都控制住了,靠“红旗军”提供粮食才能够活命的老百姓超过三百万。

  这个人数还在增加中,那是因为上山、入林躲避战火的老百姓得知建奴、鞑子退了陆陆续续回家。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