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锥之地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输八十万石都不成问题。

  刘香见黄勇渴求购买粮食,大惑不解,经过询问才知道“红旗军”进口粮食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争取使得更多汉人能够在大饥荒中活命。

  他立刻建议船队绕路赶去葡萄牙商人建立的商业港口费福购买大米,那里是大越国南方阮家建立的广南国地盘,占城稻的原产地,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产量高,去那里买大米才是找对了地方。

  黄勇接受了刘香的建议率领船队往西而去,刘香为了表忠心依旧带上十艘速度最快的武装商船跟着。

  他留下义子刘粤生、刘海生和心腹康承祖、小舅子康阔海等等头目率领大部分手下修缮刚刚到手不久的巢穴。

  刘香熟知附近海盗的实力,知道有四千余手下守卫拥有几十门红夷大炮和接近一百艘战船的福噶加岛安全无虞,郑芝龙率领全部人马来攻打也未必拿得下。

  这里离福建太远,郑芝龙不可能全军出动进行长途跨海袭击。

  福噶加岛只要经营半年左右,刚刚招降的海盗和奴隶就会有四五千能够参加战斗,更加不用担心老巢被哪一家人马一锅端。

  纵观天下,如“红旗军”龙武水师这样的人马不多见,连西夷都没有那么迅猛的水师陆战队。

  刘香根本不担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继续跟着黄勇,在挣表现换得“红旗军”好感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不少实惠何乐不为?

  黄汉在司礼监掌印曹化淳和秉笔王承恩来拜访之时大谈特谈当下朝廷应该采取固守京畿之地,确保这片区域的老百姓得到温饱启发了皇帝。

  接下来崇祯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变动,加强了内长城和外长城以及黄河天险的布防,很明显皇帝听进去了黄汉的金玉良言。

  春耕过后,为了增加京畿之地升斗小民的收入,郑秀娥出面出钱粮组织七八万老百姓挑河、修路。

  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不能消极,发动人力挑河在增加河道、湖泊蓄水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排洪能力,应对旱灾、涝灾维持收成才有可能。

  修缮京城到达永平府、天津卫、抚宁县的官道,确保做到四轮马车能够疾驰有利于粮食输送和兵力调动,应对突发事件快捷许多。

  去年春天“四方客运”已经挂牌营业,几十辆利用弹簧作为减震器用于客运的四轮马车投入运营。

  这种客运马车由四匹挽马拉着可以宽坐二十四位成年乘客四轮马车,由于客运线路上相隔三四十里就可以休息半刻钟换马继续奔驰,跑天津卫做到了朝发夕至。

  官道上用于换马的接力站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乘客在这里可以得到免费的热开水,可以买得到食物,可以使用干净的卫生间。

  天津卫港口到达京师广渠门足三百五十里,没有四方快运之前,商贾抓紧时间跑一个单程累死累活不消说还需要足三天。

  现在好了,舒舒服服打着瞌睡不知不觉就能到达目的地。

  高效舒适的“四方客运”一时间名声大噪,京师至天津卫的车票需要提前好几天排队才能够买得到。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