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八章:忠义堡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旗军”相对公平的管理下,按劳取酬已经形成了惯例。

  打砖胚、碎石灰石、搬砖、挖煤、采石等等都是计件工,流民们以家庭为单位争取多拿报酬也发挥出了聪明才智。

  他们合理搭配,使得壮劳力、妇女、老人、孩子都能够最大化提高效率。

  大量生产出来的砖瓦、水泥、石灰当然会派上用场。

  不仅仅侯家庄里在大兴土木,占地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棱堡“忠义堡”每天都在长高,开挖的护城河和贯通棱堡的运河已经完工,挖出的泥土都成为了烧制砖瓦和填充城墙的原材料。

  “忠义堡”将要成为“红旗军”在豫北的大本营,这里永不放弃!

  堡内许多建筑物都在紧锣密鼓施工,第一重要的就是修建桶式粮仓,第二就是提前建造深加工马铃薯、甘薯的粉条、粉丝作坊,当然也少不了酿酒作坊。

  秋后,这些作坊投产要尽可能多的把马铃薯和甘薯进行深加工,免得由于马铃薯和甘薯不便于运输白白损耗,变成粉丝、粉条和烈酒后再也不可能冻掉、烂掉。

  黄汉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这里有了大量粮食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说不定觉得没有好处的官员和将领会刻意放流寇越过防区来劫掠侯家庄都大有可能。

  文官武将聪明着呢,历史上就有太多将领有意尾随流寇、建奴不肯予以攻击,跟在后面捡漏,往往会在人马不损失还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捞到不少金银财宝和粮食。

  “红旗军”驻扎侯家庄,再有自己这个侯爷镇场子才能够避免劳动果实付之东流。

  只要今年留在此地屯垦的流民亲眼看到东平侯兑现了承诺,他们真的能够把收获的一半粮食拿到手,对“红旗军”的信任度就会截然不同。

  这年头能够不饿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能够得到庇佑不被流寇、官军祸害,这地方就是天堂。

  冬天组织得到土地耕种的流民拿起白蜡杆长枪接受军事训练,宣扬全民皆兵就是为了保卫既得利益就容易形成共识。

  明年春天,团结在以“红旗军”留守人马为核心的乡勇武装会超过五千,能够拿着白蜡杆长枪突刺的民壮会突破两万,达到这个实力就不怕流寇、官军前来骚扰。

  以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附近的地主老财发现这里武备强大,拖家带口来侯家庄、“忠义堡”躲兵灾的会络绎不绝,形成市场后自然能够搞活经济,又会吸引多人前来。

  人口增多自卫武装当然会水涨船高,参与军事训练的老百姓更多,覆盖的地域也会扩大,谈不上越过黄河扩展势力,守住河南通往北直隶和海边的南大门极有可能。

  潞王是崇祯的表叔,他要求巡抚和“红旗军”来守卫封国不过分。

  崇祯还是比较在意他的这些亲戚,只要不会挑战皇权基本上有求必应。

  他真的下旨让河南巡抚玄默前往卫辉府就近指挥,下旨刚刚被委任为郧阳巡抚不久的卢象升率领天雄军进入河南参与剿寇,命令东平侯确保藩王安然无恙。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