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赏罚分明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的表态马祥麟很感动,但是他认为黄汉跟辽镇人马结仇,故而给出以祖大寿为首的关宁军人马不可以信任的结论有失偏颇,并没有往心里去。

  他道:“本来白杆兵跟‘红旗军’就心心相印而且合作愉快,现如今黄汉又是自家兄弟了,哥哥当然不会跟他客气,互相支持必须有。”

  秦妡怡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女兵们回“虎穴”城,当天晚上把获悉的情报一五一十细致讲给黄汉听了。

  见夫君眉头紧锁,秦妡怡问道:“夫君,如果建奴出兵攻打大凌河城,朝廷会不会调‘红旗军’去辽东增援啊?届时我们会不会跟哥哥并肩作战?”

  黄汉道:“谁知道呢?朝廷要调动‘红旗军’去辽东我根本不会行动,我会上奏疏请求皇上给予自主权,‘红旗军’擅长出其不意,如果就这样傻愣愣地开赴辽东填大凌河城这个坑,全军覆没极有可能。”

  “万一朝廷执意要调呢?”

  “坚决不去,孙督师坚持修城就应该由他和支持修城的人去解决大凌河城的战事,凭什么让我这个一直反对的去挨建奴围歼?”

  “夫君认为明军去解围大凌河城会被围歼?”

  “摆明了建奴那是围点打援,除非出动的明军足够多,战斗力足以跟四五万建奴硬撼不落下风,才会使得奴酋认为猎物太大,他们的陷阱太小根本装不下,知难而退。”

  “这、这这该如何是好?夫君,你就没有什么办法吗?万一哥哥的人马去了岂不是危险得很?”

  “随遇而安吧!看看建奴何时动手,再看看孙督师如何应对,现在着急于事无补。”

  此时黄汉觉得自己何其渺小,明明知道大凌河之战的结果也无能为力。

  而后金军经历过此战验证了重重围困的战术行之有效,建奴增强了攻击大明城池的信心。

  又由于这次战役后金军不再屠城,围城之始就开始劝降,在祖大寿陷于绝境时,仍然耐心等待,做到了仁至义尽,从而得到了全城投降,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明军士气,挽回了阿敏屠城造成的严重后果。

  历史上的大凌河战役共俘获明军将领七十余人,其中不少是高级将领,对这些降将,红歹是一律官复原职,予以重用,加以恩养。这一优待汉奸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后来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等选择投降宿敌,也是后金方面改变政策着重招降纳叛的结果。

  七月流火的天气,紫禁城里的皇帝最近比较烦,山陕流寇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貌似永远也剿杀不干净。

  东江镇人心不稳又发生了耿仲裕勾结建奴谋反的大事,还好谋事不密被“红旗军”水营在航海训练途中碰巧捉住了建奴派来的联络员。

  可惜本来就难以为继的东江镇又是混战一场,皮岛又损失了一千人马左右。

  崇祯看着几份御史、给事中弹劾金声、黄龙、张焘无法无天的奏疏,觉得头大如斗。

  言官们的语气很激烈,他们阐明黄龙等在没有得到天子圣旨的情况下擅自带兵包围、抄没士大夫家,导致莱州沈家死了几十人,导致本该朝廷入库的粮食和金银财宝最少被私吞了八成以上。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