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连降三级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脑海。

  去年底,东奴兵临城下,京城恐慌一片,正是朝廷需要精兵猛将效死力之时,祖大寿却带着朝廷最倚仗的一两万关宁军跑了,如此做派连分了辽饷的官员都接受不了。

  此时梁廷栋有意无意旧事重提,自然把祖大寿推向了朝廷的对立面。

  礼部尚书温体仁出班奏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以为祖大寿确实糊涂之至,经过这番教训想必他应该会清醒一些。

  孙督师处理事情老辣。此事不宜深究,陛下可下旨申饬黄守备给予其相应地处罚,但有再犯决不轻饶。”

  文渊阁大学士周延儒出班道:“臣附议。友军在事发突然之时难分敌我乱战一场的战例不少见。国家用人之时,孙督师如此处理乃是以国事为重,甚善。至于如何处置黄守备,臣以为降职留用最为妥帖。”

  崇祯考虑了片刻道:“黄汉目无尊长罚俸一年、连降三级以儆效尤。此事不再议论。”

  诸多大臣都明白了皇帝的态度,虽然只是处罚了黄汉一人,可是偏袒的意图昭然若揭,毕竟“红旗军”损失有限。

  黄汉虽然由正三品变成了从四品,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依旧是永平守备,一样是‘红旗军’主将。

  人家祖大寿死了一个副将堂弟被斩杀百十家丁亏大发了,里子面子丢得一干二净。

  温体仁和梁廷栋心里更加清楚皇帝对待辽镇的态度,明白了以后徐徐削弱祖大寿的实力应该能够迎合圣意。

  朝廷当务之急是收复失地,此时处理军务效率颇高,第三天关于黄汉的处罚就到了,惹了如此大祸只不过罚俸一年降职而已,由此可见皇帝是多么偏袒“红旗军”。

  秦良玉、郑国昌见到了圣旨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实在不愿意见到缇骑前来缉捕黄汉,现在尘埃落定,跟辽镇冲突的大祸事总算翻篇儿了。

  郑国昌已经揣摩出了圣天子对待辽镇的态度,连秦良玉都心里有数了。

  黄汉觉得扣工资、降品级都是表面文章,“红旗军”的既得利益没有丝毫损害,如此处罚,说明圣天子还是很看重自己,此时总要拿出表现,搏军功是不二选择。

  孙督师布置任务之时没有明确郑国昌这一路人马为主攻,毕竟郑国昌的人马还不足主力部队的一半,永平府城乃是大城,城高墙厚,没有火炮这个攻坚利器好像勉为其难。

  孙承宗倒是公事公办不苛求一举夺城,只要求郑国昌做到主力人马攻击滦州之时,必须牵制永平驻守的后金军不得全力驰援。

  五月十日,白杆兵、川军、“红旗军”、原驻防丰润县城的五千人马全部出动,驻地移至沙河驿逼近永平府城,总人数有小两万。

  “红旗军”的现有人马全部前往沙河驿,原留在避难所驻防的四百余步兵由黄勇带领进驻开平镇。

  避难所的所有人都下山了,他们大多数都跟随黄勇来开平定居,一小部分人已经冒着风险去伺候自家田地。

  收成在土里刨食的老百姓眼里有天大,他们不仅仅要挥汗如雨劳作,还要时时刻刻防备后金军散兵游勇的射杀。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