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七章 农场巡视(二)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因此高世则计划,农场的扩建可以分期完成,预计在三年内将完成全部的农场扩建工作。

  听完了高世则的扩建计划之后,夏博海道:“高场长,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农场的粮食产量,最高可以提升到多少?”

  高世则想了一想,才道:“如果是现有的农场规模,三年以后,我有把握把粮食产量提高到这个时代平均水平的倍左右,但规模扩大到我提出的规划以后,估计就只能够提升到倍左右,因为这是精细耕种和大面耕种区别,也就是试验田的产量永远要比大面积种植高的原因。”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如果把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厂下去,能够让我们管辖区域内粮食生产的整体水平提升多少?”

  高世则道:“大约能够提升一成左右。”

  秦铮听了也不禁有些意外,道:“我们的农场可以提升三成,怎么推广以后就只剩下一成了呢?”

  高世则道:“政委,在中国古代,如果田产量能够提升一成,就已经可以算是丰收年了,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多收了三五斗】,讲的就在一个丰收之年发生的故事,而那个丰收之年,也不过就是比平常多收了三五斗粮食而,而且这还只是指谷物,脫壳之后能够有二斗就很不错了。”

  秦铮仍然不解,道:“那么我们农场为什么可以把产量提高到三成呢?”

  高世则道:“司令员、政委,其实种田说穿了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三样,水、肥、防虫。只要是把这三样解决的好,这田就不会差到那里去,而在这个时代,水的问题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解决,防虫一则是民间己积累了一些土方经验,二是靠人力,一般的虫灾也不是大问题,因此农业收成好不好,实际全靠施多少肥,农村的俗话叫‘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施得肥多了,自然也就收得多了。我们在农场里修建了积肥厂,就是为了解决施肥的问题,农场的产量提高,也就是靠的这个积肥厂,单靠个体的农民,是不可能大规模的积肥。”

  王云鹏道:“这个问题好解决啊,个体的农民当然不能大规模积肥,但我们政府可以出面组织解决啊,一是由政府投资修建几个大型积肥厂,二是由村为单位,或者是几个村子联合,修建小型积肥厂,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甚致是贷款都可以,这样大小积肥厂相结合,不就可以解决施肥的问题吗?”

  高世则摇了摇头,道:“我刚才的说还没有说完,这个时代的问题并不是修建几个积肥厂能够解决了,而是肥料的来源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因此我们使用的都是有机肥,这就决定了肥料的来源十分有限,农业作物的生长主要需有三种元素,氮、磷、钾。我们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