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风烛残年 秘法通幽_我收阴货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到见他的那一天了.....咳咳..”常老说一句话便喘三口气。

  罗元忠起身帮老人接了杯水,慢慢扶着他靠在了床上。

  魏老喝了一口温水,靠着床继续讲道;“当年闹大饥荒,许大哥还把最后一口糟糠给了我,哎......一晃眼,这都多少年了。”

  “当年罗老头和许大哥闹了别扭,一气之下便离开了皂山,我们几个老不死的,江湖江湖的,走着走着就散了.....”

  “还有小师妹,也不知道.....他现在还活着吗?”

  这时,罗元忠沉声插了句话;“常爷,师娘他修行最是高深,肯定还在世的,想来这些年不联系你们,应该是为了潜心修道。”

  “屁!”

  “咳咳!咳咳!”

  常老咳嗽了一阵,然后捂着嘴笑骂道:“我知道,肯定是罗老头让你叫师娘的!”

  “他老糊涂了啊!”

  “就牵过一次小师妹的手,怎么就成了你的师娘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情况,心里一阵八卦,“这.....这是有事啊这......小道长当年难道还有过什么光辉战绩?”

  “罢了罢了.....老头子我反正也喘不了几天气了。”

  “既如此,那还是帮这最后一次也好,算是老头子我最后的一点作用。”

  罗元忠脸色有些复杂,顿了顿,他还是没能说出来话。

  常老此时朝我招了招手,示意让我靠近一点。

  我将身子靠了过去,只听他轻声道:“小伙子,你身体还行吧?身体还好的话,就随我通一次幽吧。”

  “通幽?还真有人会这种东西?”我一脸惊讶。

  算卦看相,知祸福吉凶。

  出马走阴,问前世今生。

  而我知道,在这些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高级,更为神秘的存在。

  “通幽。”

  我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学过一首唐诗,作者好像是唐朝人,叫常健。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那时候十几岁,啥也不懂,老师叫背我就背,死记硬背的完全不知道这诗词是个什么意思。

  直到成年后,随着入行这么多年,我对当年的这首诗词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通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句,我后来知道了一件事。

  这个叫什么常健的唐代诗人,怕不是就是当年会“通幽”这项秘法的少数人之一。

  唐代诗人常健通幽过去说看到了曲径。

  “曲径是什么?”

  “是黄泉路上的小道?还是金银桥下的桥洞?”没人能知道了。

  这东西算是一脉单传下来的,偏门中的偏门,绝密中的绝密......

  最差,恐怕也得是银桥鬼卦那一级别的......

  “唉?对了!”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唐代诗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