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一十六章 九劫不悔尚从容_汉血丹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同。

  亲自被元召授命来迎接太子的赤火军校尉名叫黄涛,自从当初出长安,过玉门关,追随骠骑将军马后,每次冲锋在前,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成长为赤火军中的中坚力量。他当然知道,那些小黑坛子里装的,都是战死在西域沙场上的赵破奴部三千勇士,以及在后来的几次大战中陆续牺牲的将士们。

  每一次辉煌胜利的背后,总有一些慷慨与悲壮。热血的忠诚与不屈的意志,铺满这高原大地。巍巍青山不老,留住了他们的矫健身姿。滔滔江水自此发源浩荡东去,却流不尽,几千年英雄血!

  太子刘琚跳下战马,所有从长安来的人都默默的跟随在他的身后,神情庄严地走到那处空地前。负责这件事的几个领头商人们连忙走过来,躬身施礼。

  “你们,用心了!请允许我以我自己的名义对你们真诚致谢!”

  说完之后,太子并不矫情,长揖为礼,一躬到地。

  “太子切勿如此!折煞小人等了……这都是元侯的安排,我们也只不过是略尽薄力而已。”

  那些商人们连忙拜倒在地,不敢接受太子这么重的礼节。

  太子刘琚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他知道元召既然来到了西域,就绝不会让将士们寒心。不管是受伤的还是为国捐躯的,他一定都会妥善安置好的。

  太子解下了自己身披的蜀锦团花披风,把它盖在船头那一片即将回转故国的英魂之上。以此致意,虽轻如鸿毛,心中敬佩,却重如泰山!

  黄涛和他率领的那队赤火军骑兵以军中之礼致敬过后,跃上马背,头前开路,引领着太子一行转而向北,直奔草原深处而去。

  两天之后,当东方的朝霞重新铺满天空,战火暂息的西部草原上,在朝阳的照射下,仿佛重新焕发了勃勃的生机。这种气息,与从前是如此不同。

  远处的祁连山脉,仿佛远古的巨兽盘踞在那里,千万年来,它曾经见证过无数沧海桑田,天翻地覆。而今天,它又将用自己的博大胸怀,来容纳一场重要的草原会盟。

  这次在历史上被称为“疏勒河会盟”的大型诸王会,它的原址就在河畔不远处的那一片平阔草地上。而在不久之后,这里将会平地而起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市。它的名字叫做:敦煌!

  当然,现在这个青史流传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在世间。它只存在于大汉尚书令元召的心中眸底,轻轻的出现在他铺开案头的奏折上,淡淡的流淌在饱蘸笔墨的狼毫下……。

  连续几天的时间,元召都很忙碌。他甚至忙到连自己的得意弟子来过他的大帐几次,都没有来得及说上几句话。

  西域三十六国,应约而来者共三十位国王或者是掌权的太子、国相。他们代表着这些国家的诚意而来,无论国之大小,元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分别与他们一一逐个单独交谈过。

  效果是良好的,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在一切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条件下,会谈的结果,无不皆大欢喜,赞叹不虚此行。

  大汉,西域,草原,大漠……在这西部的道路上,终于连为了一体。元召看着自己画下的蓝图,西出玉门关外的大片地域都被涂上了烈焰般的火红,那道红色的箭头更是延伸向更远的西方……他终于满意地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我的先族,我的大汉故土!一个迅速崛起中的红色帝国,山河峥嵘,气象万千,九劫不悔,生死从容!从此以后,愿我之热血,融于此华夏大地血脉,激情澎湃,壮烈满怀!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