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难之际 家国舍我其谁_汉血丹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的时间内,到处已经井井有条安定下来,如此手段,郑某自叹不如哇!呵呵!”

  太中大夫郑当时由衷的赞叹了一句。元召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几年以来,早已经算得上是功勋卓著的元召,并没有为了谋取什么私利而走进朝堂。然而在这危难之际,他却挺身而出,毅然而然地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谁也未曾想到,大汉尚书令这个职务的拥有者,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正式开始执掌权柄!

  午后的地震,对长乐塬上的各处设施造成的损害并不算太严重。这主要得益于所有的低矮建筑物都分布在平阔的地带。元召急匆匆四处巡视一遍后,放下心来。然后召集起赵远、崔弘等人,让他们带领着大家先不要急着清理,去往安全地带,做好善后措施。等到明日之后,一切稳定下来再说。

  安排好一切的元召,并没有耽搁工夫。他命令把那几艘在船坞中停靠的大船马上下水,领着人把有可能用到的所有物资装载上去,顺水而下,很快就来到了长安。

  人口密集的长安城内灾情,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天下稳定大计,首在长安!因此,这里绝对不能有失。

  元召赶到碰巧救下遇险的汲黯和那孩子后,面对着混乱的局面,根本就无暇细说其他。在此时此刻,他不再有丝毫的顾忌,当着来到近前的皇帝刘彻之面,主动请旨,愿意负起救灾大计。

  皇帝看到元召在这紧急关头赶到,他自然是惊喜交集,同时心中大定。把这件事交给元召全权处理,他很放心!

  于是,皇帝陛下在元召和臣子们劝说下回宫之后,元召便正式开始以尚书令的名义在一片废墟旁边发布命令。

  全部没有受伤的官民人等都被在第一时间组织了起来,去往南城外的渭河边搬运船上的物资帐篷等物品,在各处街道扎起帐篷布置安身之处。

  船上的东西当然是杯水车薪,元召协商太中大夫郑当时和少府官员以后,打开几处库府,动用国家储备。

  长安城中的商人们听说元侯已经在此亲自指挥抗灾,以明月楼、梵雪楼、东市各大商铺等为首,一呼百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也都马上行动了起来。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又道是人心看齐,山海可移!

  距离地震发生三个时辰之后,天色刚刚擦黑的时候,所有无家可归的人和暂时不能回家的长安百姓便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太医院的医官和市井间的行医者也都组织了起来,开始救治受伤者。

  长安民众,人人能吃上热饭,有温暖的安息之处,虽然刚刚遭受过不幸,但在那些态度温和的书生话语宽慰之下,心中的悲伤毕竟减轻了许多。有许多人脸上开始露出笑容。尤其是在随后听到一个很快流传开来的消息时,所有人便都真的有些振奋激动了。

  “元侯,你真的打算这样做吗?朝廷的这些家底,可是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啊。陛下他……会不会同意这件事呢?”

  郑当时掌管中央财政多年,虽然知道这些年来国家库府已经十分富裕,但骤然听到元召所做的决定,他还是十分吃惊。毕竟,这从来没有过先例。

  “嗯,我会说服陛下同意的。人生天地间,从来都是家国天下,互为因果。记得有先贤曾经说过,家国一体,有家才有国!只有民众安居乐业,小家安稳,才能齐心协力,使我们整个赖以生存的国家更加富强!自己的家都不能保全,又何谈国呢……!”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