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长安风云儿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远处的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

  完全是为了迎合六朝雕琢辞采的痕迹,与全诗的气格极不协调。

  亦就是说,唐诗在此刻还未成型,只有极少个别的人,拥有诗才,能够做出好诗好句,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初窥门径而已。

  这点水准哪里能入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李元瑷的眼睛?

  “难道,要我自己来写?”

  李元瑷嘴里嘀咕着,自己这个灞水山庄,想要真正的成为长安的一部分,名人的诗句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跟小兕子说的灵魂。

  美景有了优美诗句的歌颂,才算拥有真正的灵魂。

  真以为李元瑷开善堂,自己呕心沥血的佳作,平白让人游玩?

  李元瑷想了想,还是算了。就自己这个人设,如果再摇身变成大诗人,保不定会给李世民抓起来,刨根问底。

  那就原诗,对原人吧。

  李元瑷直接写了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落款东坡居士。

  李元瑷也不怕查,东坡居士现在的太祖爷爷的爷爷都未成卵,有本事查就查去。

  然后针对商王阁,李元瑷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应景的诗句来。

  这小西湖亦称西湖,可以生搬硬套。

  商王阁,怎么套?

  蓦然间,李元瑷想到了自己那个最小的弟弟滕王李元婴,愉快的打了一个响指,就写了一句名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然落款是王子安。

  王子安就是王勃,就跟东坡居士一样。如果他落款写了真名,未来未必就会有王勃、苏轼,毕竟有同名同姓的对象。

  只要还叫王勃,管他字子龙还是子安,同理,只要叫苏轼,西坡居士也能接受。

  随着这一诗一句的挂出,登时间震响了整个长安的士林界。

  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道出了小西湖的美。

  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将晚霞的美景,用世上最美的字句形容出来。

  之前热闹只是小众,但是这一诗一句一出。

  真正的大文豪也吸引过来,求问东坡居士与王子安的人,络绎不绝。

  精美的诗句,也随着他们的来临,应景而生。

  其中包括了贞观诗坛的扛把子,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

  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墨宝佳作……

  这知名度的提升,李元瑷再次成为长安的风云人物。

  小西湖上的苏堤,给世人叫做了商王堤……

  景宜苑中心的一个绝美的荷花池,亦给叫做商王池,池上凉亭,亦叫商王亭,成为了游玩灞水山庄必游景点。

  就在李元瑷声势到达顶端的时候,李泰偷偷的向李世民打了小报告。

  “父皇,儿臣现在走哪儿,都听十六叔的名字。世人都说商王贤德,是当世第一的贤王。孩儿就不服气了,孩儿勤勤恳恳编撰《括地志》,十六叔却凭借一个游玩之所,得第一贤王的名号。儿臣不服……”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