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小仁小义”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吃住安排。”

  他早就做好万全准备,知道一路上必定会有闻讯或者遇到逃难的灾民,准备了大量的熟食。

  为了给灾民补充营养,特地准备了茶叶泡饭。

  他说着挥手招来一名旅帅,让他留下百人殿后,将所有尸体都经行掩埋。

  李元瑷作为后世人,常识还是有的。

  尸体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古代灾情之后必有大疫跟没有及时处理尸体有极大的关系。

  而且就让尸体在路上躺着,路过的灾民看了,也会形成一股悲观的情绪。

  无论如何都得处理好。

  收拾心情,李元瑷一路分发食物给地方村落官吏,一边号召灾民赶往泗州。

  这越深入灾区,所见所闻,更为凄惨。

  同时也想到历史上的大动荡:汉末三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想到了隋末疫疠流行,千里无炊烟,田地皆茂草的记载。

  李元瑷现在都不敢想象,那种动荡的年代,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也坚定了他赈灾的信念与决心。

  哪怕是小规模的动荡,也不能出现。

  实在是太伤了。

  **********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泗州。

  曹江巡视了赈灾粥棚,回到了自己的府上,脸色肃穆严峻,大步走到自己的书房,犹疑片刻,说道:“将刘先生请来!”

  曹江乃泗州豪绅,为人大方热情,有孟尝之称,更兼精于一手枪术,在黑白两道都很吃得开。

  这灾情一来,曹江首当其冲的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情况如何了?”

  刘先生这一入书房,直接就坐上了主位,然后开口询问,一点也看不出是客。

  曹江恭恭敬敬的道:“不是很好,外边已经传开了。吴王李元瑷亲临泗州,带着陛下的旨意特来赈灾,还在沿途发放粮食。现在泗州附近的灾民人人都对吴王翘首以盼,没有半点哀怨之气。”

  刘先生沉吟半晌道:“这不意外,只怕上面也没有想到李元瑷竟能做到如此地步,以亲王之尊,来这泗州。”

  古代阶级分明,亲王是仅次于皇帝、皇后、太子之外超凡的存在,他涉险亲临,对于士气的激励是难以言喻的。

  “那,我们的计划是不是打住?”曹江偷偷瞄了刘先生一样,说道:“吴王本就贤明远播,现在百姓士气高涨,想要鼓动他们起事,并不容易。”

  刘先生气恼的骂了一句:“蠢夫坏事……什么贤明,愚昧至极。计划不能变,为了我大唐,灾民必需反。李元瑷这种小仁小义,在大局面前可笑之极。上面的意思很明确,为了朝廷这灾不能赈……”

  曹江有些挣扎,原因刘先生一开始就跟他说明了。

  这些年年景不佳,各处皆有灾情。

  还有战事发生,朝廷经济、粮食皆很吃紧。

  江淮水患,受灾面积之广,前所未见,盲目赈济,将会拖垮朝廷经济,会使得天下动荡。

  将灾民变为暴民,清理一批人,留下少部分人赈济,既不折损朝廷颜面善举,也能够将朝廷的损失减至最低。

  这才是对朝廷最有利的举动。

  不破不立。

  为了大唐天下,牺牲江淮部分灾民。

  曹江觉得这是值得的。

  其实他很清楚,并不是值得,而是没得选。

  这种说法能够让自己安心。

  看着刘先生决绝的态度,曹江再次告诉自己李元瑷这是愚昧的小仁小义。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