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绸缪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让本来性格就比较务实的工匠们,更是不敢大意,万万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和一方父老乡亲的厚望。

  在河东建设工坊是必然的,而且随着工部在河东发现了大量的煤炭,一开始只建设一个太原工坊逐渐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工坊在整个河东大地上铺开。

  要不是这河东之地山河表里,群山林立,恐怕工部还敢规划更多的工坊。

  只可惜时间终究还是太短了,时至今日,真正搭建起来并且开始从事生产的就只有一个太原工坊,别的还都只是空架子。

  不过缓解长安这边的压力,倒也足够了。

  最近太原工坊烧造出来一批质量不错的火枪,表明长安工坊总算不再是唯一的军火供应之地。

  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火器的生产中,那这边真的什么都不用做了,大家都转行军工就可以了。

  军火固然很赚钱,但是终究是有产能过剩的那一天,毕竟这战争也不可能永无止境。

  而且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及此事,认为工坊生产出过量的火器,只会导致朝廷为了不浪费这些火器而去推动更大的战争,因此朝野之间对此也并非没有异议。

  朝廷修建这么多工坊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战争和战争,现在关乎国运的北伐之战已经结束,工坊不能再抱着军火生产不放,而是应该有规划的进行转型了。不然也不会有李荩忱看到的外面集市上各种产品应有具有的场景。

  “等到朝廷拿下河西之后,通往西域的道路就会畅通,到时候工部也要积极组织人手前往河西组建工坊,另外西域物产丰富,务必要多加探索。”李荩忱缓缓吩咐一句。

  祖群急忙颔首。

  显然陛下也清楚,工部除了吴凭这个主事的之外,其余多半都是和刘焯这样沉迷于技术攻坚、实际上并不非常擅长管理的人,好在这么多人齐心协力、专注在一件事上,倒也用不着如何管理。

  但是终究工部对外扩张等等事宜,不能都寄托在吴凭一个人身上。并不是陛下信不过吴凭,而是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是有不足的时候,李荩忱也不可能把工部的发展让吴凭一个人担着。

  因此吴凭选拔祖群上来,显然也是因为看中了祖群当初也是在北周朝堂上负责冶炼等相关事宜的官员经历,他是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而不是一个只醉心于技术的大匠。

  李荩忱自然也不介意提点一下工部,抓紧在河西抢占地盘,以后更是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向西域进发。

  朝廷想要稳定河西,自然也需要全力以赴发展建设,只有给本地的百姓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才能培养此地对大汉的归属感,毕竟河西远离中土久矣,李荩忱自己都不相信河西的百姓还会对中原王朝有什么情感,因此这是新占领的地盘,必须要抓紧让他们认识到跟着大汉的好处在哪里。

  书院、医院是一方面,工坊自然是另一方面。

  除此之外,李荩忱也让祖群把注意力投向西域,自然是有目的的。

  李荩忱当然不能说,我知道那里有石油、有矿产。

  他知道,工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因此不需要李荩忱说,工部自己就会去找。

  找不到就算了,找到了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出兵借口。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