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长安故事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生锈,砍不动人了!”

  “是极是极,今年就算了,明年吧,明年开春,平了高句骊!”

  谷篗/span“诶,高句骊不急,再等等,先把吐谷浑给平了!”

  “某认为还是灭高昌,焉耆人千里迢迢来入贡,高昌胆敢袭击掠夺焉耆,分明就是不给我大唐面子!”

  “……”

  都是一群官老爷,有文有武。

  乍一看去也没什么特别,可实际上,都穿着棉布做成的秋衣秋裤,那志得意满的样子,便仿佛连身高都比过往拔高了一截。

  对于此刻长安城热闹的情形,一帮人也十分满意。

  说白了,不论是何立场,不论是否世家门阀,等闲没人愿意见到江山不稳,社稷动荡。

  谁都愿意在一个太平的时代追逐并延续自己的利益,谁都希望在煌煌青史上留下一个美名。

  当然,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抵御戎狄,平定四方,可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武将们的事!

  至少截至目前为止不是。

  截止目前,便是文官,也是拥有平定四海灭国建功之野望的。

  往大唐之外传播华夏之文化,引得四方来朝,那更是平生之志。

  所以,对内要发展,对外,也绝不能什么都不理。

  起码高句骊得平了!

  吐谷浑TLF这些也要灭了!

  如西域高昌这等不懂事不给面子的小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以至于原本是出来体察民情的,聊着聊着,都讨论明年开春该打谁的事情去了。

  李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自从得了那一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他这思维可开阔多了。

  至少他知道这华夏大地之外,其它地方也有不少好东西。

  他还知道大唐之外的石炭质量更好。

  况且要不找几个人打一打,制造那么多兵器铠甲干什么呢?

  过去不打,那是因为国力还是不太允许,而且即便打下来也难以统治掌控。

  而今这分明都要碾压了啊,路也好了,别说马车,便连汽车火车,也不是遥不可及。

  如此,不说打大仗,先找个小国练练手,活动活动筋骨总可以吧?

  毕竟相比内部富足,开疆拓土的吸引力还是更大一些,史官评价也会更高。

  不过这事他也不着急下定论。

  正如所言,今年就这样吧,都这个季节了,好好等着过年,别瞎折腾。

  他也想等陈远回来问问他怎么看,毕竟那是一千四百年后回来的人,看问题的思维角度都不一样,没准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是以还是很快制止了这场讨论,笑道:“这些事可以慢慢再讨论,当务之急,还是要稳住这东西两市。

  就好比这布行衣行,可不能看现在生意好就肆意涨价,千百年来,平民百姓还是头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往后的日子需要花销的地方也多,吾等有幸见证这一幕,当尽心竭力维护好秩序,为后世做好表率,切不可行那等涸泽而渔之蠢事。”

  这话还是很提气的。

  尽管这东西两市大部分的商铺产业来自门阀勋贵,不涨价其实在场相当一部分人就会少赚,但没人觉得有问题。

  因为涸泽而渔是不对的,好多年前老祖宗就教过了。

  况且与开创盛世开后世之表率这种伟业比起来,区区几个银钱,实在不值一提。

  也就这时,快马入长安,带来一份奏折。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