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0章 突击步枪时代_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大为满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是静态消耗战,作战双方以阵地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所以这就造成强调步枪的远射程,而在50米内的阵地争夺战,导致了近距离速射武器,冲锋枪的大量装备。

  一战结束以后,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各国的军事战略战术理论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一战后的几次战斗中,如苏联国内战争,西班牙内战,出现了一战中没有出现的情况。

  双方步兵的作战距离比起一战时期大大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斗都集中在四百米的距离之内。在这个距离内,当时各国装备的步枪并不能胜任。无论是德国的毛瑟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还是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有效射程都超过六百米,标尺射程都在一千五百米以上。

  如此强的杀伤力的,在四百米内显然没有必要。这个距离内,传统步枪的威力过大,远远超出实战的要求。同时,各国装备的手动添装子弹步枪的射速不高,优秀射手一分钟也不过只能发射10到12发。这个射速显然无法对敌人造成足够的有效的火力压制。

  而各国步兵的另外一种装备冲锋枪,也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二战中的各国冲锋枪的有效射程均不超过一百五十米,实战中还不到一百米。虽然在一百米米内,冲锋枪有着不错的射速和火力压制。但是冲锋枪使用的弹药是手枪子弹,冲锋枪超过一百五十米距离无法作有目的的射击。冲锋枪的一百五十米,步枪的五百米,中间有一个一百五十米到四百米的火力的空档。

  各国步兵部队一般通过轻机枪来弥补,但是轻机枪在基层步兵中装备较少,而且其弹药威力也很大,在这个距离轻机枪弹药的威力仍然过剩。同时冲锋枪需要大量的手枪子弹,步枪轻机枪也需要大量的步枪弹药,基层步兵同时装备冲锋枪和步枪,这也就是说后勤人员必须同时准备二种弹药。

  如果能够实现基层步兵武器弹药的统一化,对于各国的军工系统和后勤系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出于这些目的,在30年代末期,各国就展开了对于突击武器的研究。他们希望能够生产出一种把步枪和冲锋枪的特点合一,能够代替现有步枪,冲锋枪,甚至轻机枪的一种武器。

  但是,实验证明二十世纪初的标准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自动步枪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精度,而且重量较大不方便单兵携带。受当时枪械科技和金属冶炼技术的限制,当然也有对于突击步枪理念上理解并不够的原因,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直到中华成功研制出一款用于实战的突击步枪后,各国对突击步枪的概念才终于有了一个方向。有了引路人,一切看起来都简单了很多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