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7章:中俄联军反攻计划,民用飞机发展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不发达,而且矿产探查不明,华东集团利用夏钧提供的资源图,在西伯利亚和俄远东地区大量购买土地。

  这些土地被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下来,大多数地方一亩地的价格不足一元复兴币,基本和白送没什么区别。

  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土地确实非常的不值钱。

  而华东集团买地不是大规模的成片的买,而是这边买一块那边买一块,把有矿产的地方都买下来。

  虽然看起来零零星星,下面藏着的可全是矿产和石油。

  尼古拉二世对此毫无察觉,他在忽悠之下,出台了宽松的矿产开采政策,即某处发现矿产,矿产归土地个人所有,政斧不收取任何税收。

  而在中国则不同,若要开采某处矿产,必须向政斧缴纳一定的钱来办执照,越大越富的矿,开采执照所需的钱就越多。

  不过在中国,重要矿产都是华东集团负责开采的,其他企业很少参与到这些重要矿产的开采之中。

  华东集团在大肆圈矿的时候,中国的各农垦公司则是涌入哈萨克斯坦地区,大肆的购买土地。

  哈萨克斯坦的土地属于那些游牧民族,随着俄国人的大规模进入,尼古拉二世对这些游牧民族采取了压制政策。

  中国的农垦公司在与一些贵族合股之后,强迫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将土地低价转让给中国的农垦公司。

  哈萨克斯坦的土地是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这片区域与西域省的气候很相似,因此适合棉花的生长。

  此时中国的棉花产地已经不够用了,尽管在黄淮地区有大面积的棉花种植,但很多地区气候不是太合适,产量总是受影响,而且棉花质量有时也变化很大。

  哈萨克斯坦地区将是中华帝国新的重要棉花产地。

  由于俄国采取压迫政策来帮助中国农垦公司买地,每亩土地的价格同样连一复兴币都不到,为此很快激起了民变,但马上被镇压了下去。

  中国的农垦公司比较顺利的就在哈萨克斯坦地区圈下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加紧准备明年的棉花种植。

  在哈萨克斯坦种植的棉花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极高。

  这片棉花种植地的开拓,意味着中国黄淮地区的棉花生产可以转移一部分了,把那些不太适合种植的土地拿去种植其他作物。

  帮助俄国进行农业机械化改造也在进行,不过中国的农垦公司并为参与进去,而是中国华东银行贷款给俄国人进行农业机械化改造。

  这样的改造绝对是亏本的行为,因为中俄经济一体化之后,粮食可以畅通无阻的卖到俄国,俄国的农场准备严重亏损就是了。

  由于是低息贷款,意味着这些农场可以在贷款快到期的时候,借点钱还掉贷款,然后再从银行弄到一笔贷款,再把其他地方借来的钱还掉,如此就可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