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〇四章 作为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

  但为何没人,去拉这些老者一把,莫非是害怕一起被扯到车外。

  人,总有一死,既然面对这样的铁律,眼前的这一幕便也再寻常不过,这么想没问题吗。

  即便如此,死亡,掉下时间的列车,这种命中注定而必然发生的事,早一点,晚一点,又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一个人,由于疾病,衰老,乃至其他凡此种种的原因,即将掉落车外。

  那么在旁观望的人,倘若有能力,施以援手,多少拖延一点下车的时间,那么他、或者她,是否应该伸手去拉一把呢。

  拖延下车的时刻,相比永生,总归是现在便可以办到的事。

  自有记载以来,从蒙昧时代到第三次盖亚大战之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有提升的大趋势,数字,从久远过去的不到三十岁,提升到发达国家的近八十岁,不论怎样看,这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另一方面,古人与现代人的基因、身体构造,却没有太大的差异。

  平均寿命的极大延长,很显然,无法一概归因于基因,至少基因并非主要的因素。

  而主要归功于孕育、成长、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饮食、卫生、锻炼等条件的提升,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门类齐全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保驾护航。

  一旦脱离这些条件,环境,人类的平均寿命,就会衰退到千万年前的低水平。

  今天的东北太平洋大区,乃至于,阿达民治下之地的每一处定居点,民众尚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精密的医疗服务却因耗资甚巨而消失不见。

  这种极端压缩开支的做法,一时半刻,还不会显著影响民众中的大多数。

  但是对老者,尤其,身患重病的那一些老者,一旦失去医疗服务,生命便进入倒计时。

  当一个人即将死去,同时,也确有手段,能暂时避免其遭遇这厄运,自己却选择了不作为,这,与谋杀之间,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有,只能这样说服自己,方然的思绪却未止步于此,他想到的,

  是或许更相似的某一实例,倘若自己,眼睁睁将一个人饿毙、而拒绝给予食物,这算不算是亲手将其杀戮。

  看似大谬不然,拒绝医治老者,与拒绝供养饿殍,前者,更像是一种利弊取舍之下的无奈,后者则是骇人听闻的暴行,然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复杂的医疗手段耗费巨大,食物的成本却十分低廉。

  一段时间以来,注视着“盘古”治理广袤的,方然始终思绪纠结。

  这,并非优柔寡断,如此执念于一群老者的残生,对这些老者而言,死亡,迟早总归会来,无现场的生命暂时还遥不可及,这是他们的宿命。

  暂时延长寿命,对凡人,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恩赐,自己却意兴阑珊。

  面对这看似荒谬的悖论,他所想的,是或许并不遥远的将来,一旦成为“那个人”、并碰触到永生的奇迹,接下来,为实现理想、开创未来,而必须要做的安排。

  一个人,倘若原本便迟早要下车,在旁观望的自己,又有能力让其永生,那么……

  如果什么也不做,

  这,是否等同于杀了他、或者她。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