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章 死灰复燃的对手?_东方梦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在政治上香港处于英国与中国的夹缝中,香港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而经济的迅腾飞,更是使得他们相信多劳多得、相信明天会更好。

  王子凡暗自点头,说到底还是因为娱乐圈利益大,很多人反对他独裁。

  何贯昌又感叹道:“1971年11月麦理浩爵士的担任香港总督则促使香港经济的进一步腾飞,香港从2o世纪6o年代开始的展,里面有好多的挫折和让人沮丧的时候和事件,但是有港人的不停地支撑着,使香港不屈不挠,这点从电影里就能看得出来。”

  这次王子凡没有什么表示,感觉有点扯远了,论香港电影,他绝对比现在的何贯昌了解多,也了解得更透彻,香港电影是香港社会现实的某种反射,因而也贯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即使是在回归以后有了祖国这个“母亲”这个“大家庭”,在面临困境与挫折时,这种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凝结的香港精神也被融入于影片之中,殖民地的历史是香港19世纪以来的不可挥抹的痕迹,也虽然给香港带来了不少的伤痛,但是,不能否认这种殖民统治所带给香港的积极的影响,尤其是2o世纪6o-7o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而也使得乐观自信成为港人的一个重要精神面貌,在电影中也有所表现。

  香港电影很多时候的大团圆的结局,其实也是香港人的那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的一种体现,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都心存希望,明天会更好--如果比较2o世纪6o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主流动作电影,这种乐观自信的现代港人精神更加的明显。张彻曾经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6o年代的内地的文化大动乱与香港天星轮提价所引的港人暴乱对他的武侠片的影响,而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主角的死亡为终结,如《报仇》、《刺马》等;但到了吴宇森,他也深受张彻的影响,孩子这个未来的希望的象征则被一而再的再现于影像中,无论是《英雄本色2》还是充满暴力的隐喻的《喋血街头》,甚至《辣手神探》的**戏中穿插了救助婴儿的场景;而到了刘伟强导演的“古惑仔”系列,黑帮英雄得以更加的年轻化的处理,且散着自信的因素…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