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一个养三个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百万。

  杨东升现在真的不想买油缸厂、轴承厂了。

  这时传来一阵敲门声。

  打开门,只见门外是刘康的师弟,还有一个50多岁的男人。

  “杨总,这是我师父!”刘康的师弟将男人介绍给杨东升。

  工业企业师父带徒弟是惯例,无论你学历多高,只要去了一线,就会给你安排一个师父。

  杨东升当年刚进矿上的时候,去井下实习矿上就也他安排了一个师父。

  在这些老国企,极为看重这层师徒关系。

  前世杨东升他们公司一把手就有一个师父,小学都没毕业的文化程度,却在公司生产处当副处长,据说经常一整天都见不到人,偶尔来了也是一张报纸混一天,照样领工资,领奖金。

  哪天如果杨东升也发达了,他那位师父恐怕也会随之升天。

  “你好!”杨东升主动向那人伸出手。

  这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杨东升注意到这个人的食指缺了一截,其他几根完好的手指,关节也严重变形。

  这种情况,杨东升在机械厂见过。

  这个年代操作机床不但是一项技术活,还是一个体力活,工人退休的时候,如果能10根手指齐全,会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杨总,我冒昧的问一下,您是不是不想买油缸厂了!”刘康的师弟开口问道。

  “不是我不愿意,老实说吧,负担实在太大!”

  杨东升说了一下自己的担心,当然像医改这样还没发生的事,杨东升是不会说的。

  “杨总,如果我们保证不报医药费,你能不能买油缸厂?”那名老工人忽然开口道。

  “为什么?”杨东升一愣。

  “油缸厂已经好几年一分钱的医药费也没给我们报销了!”老工人苦笑了一下。

  杨东升买下油缸厂,没有了医药费,最起码还能有份退休工资可拿。

  “你们不要,但是市里要求必须优待退休人员,传到市里怕还是会成为我的错误,我倒是有个方法,你们愿意不愿意听一听?”

  “您说!”

  “我想一次性买断你们的退休工资和医药费?”

  “买断?”

  “是的!我们按照现在的物价、医药费的价格,按照你们的年龄,国家公布的预期寿命,算上通货膨胀率,我一次性向你们买断。你们拿着这笔钱,去做点小生意也好,买股票,买房子也好,要远比依靠公司更保险!”

  以这个年代的物价、医药费价格、预期寿命进行买断实在是太合适了。

  这样做虽然损了点,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杨东升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降低企业负担。

  老工人还没说什么,刘康的师弟先说了,“杨总,退休工人未必是厂里的负担!就像我师父,虽然退休了快十年了,但是厂里每次碰到大活,还得把他请回来……”

  “等一下!”杨东升从刘康师弟的话里,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退休快十年!你师父是什么时候退休的?”

  这个工人看起来也就是50岁出头的样子,怎么会退休快十年了?

  “我师父当年为了给儿子腾位置,四十几岁就办了病退!”

  顶替父母接班的政策始于1956年,大规模顶替接班是1978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才开始的。

  为了给子女腾出位置,很多个年富力强的工人不得不提前退休,导致的结果是工人素质急剧下降,1986年国家不得不废止了这一政策。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