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出路_上古泰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梦山平静的仿佛什么事情都未发生过一样。当邑宰府的官差,拿着鄙尹的任命文书与户籍册前来通知王诩时,他们凌乱了。询问过当地百姓,竟无一人知晓王诩家住何处。这可如何是好?邑宰大人明确告知,此人不可怠慢。然而现在被怠慢的人竟是他们。无法回去交差,只能耐心等候。可一等便是三日。当见到找寻之人,一众小吏泪流满面的交待完曹邑宰的嘱咐后,拂袖而去。一刻也不愿多做停留。这叫什么事嘛?好歹也是个官。虽然不大,但是好好混上几年,等到治下百姓足够千户,便能制野。那时在野中开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愁没有大把的钱粮进账?干了这么多年的小吏,还是头一遭遇到这种奇葩事。

  返程途中,几人不停的抱怨。像他们这样的下级官吏过得最为凄惨,邑宰府分些公田,指派封邑百姓耕种,便是工资了。那些农户自己都吃不饱,又怎会为他们尽心尽力?好在时间宽裕,闲暇时兼一些其他的活计可以补贴家用。长久以来,升迁无望的低级小吏们,变得多才多艺,且吃苦耐劳。生存的压力对于这些贫寒的士族而言,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正因如此,后来战国时期,士族阶层才会保持着活力,疯狂崛起。

  大周的规矩虽然已经被摒弃的没剩下什么。但是刻板的筑城立寨,似乎被诸侯们有意的保留下来。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在建造城邑的时候都是严格按照周朝的礼法制度。都城的建造标准是城墙边长九里,一侧开三门,一大两小,城内九横九竖,十八条街道。且街道的宽度可并行九辆马车。城中心为宫殿,左侧为宗庙供奉先祖,右侧为社稷,祭祀神明。殿前为朝,就是群臣朝拜的地方,殿后为市,也就是商业区,都要严格按照百步的距离计算。

  王诩没想到做个村长会如此麻烦。以为村子就是把百姓们聚集在一起生活,然后用篱笆围起来。没想到建村还要立寨用圆木营造围墙。邑宰府订下标准是,村子的围墙长一里,开两门,两条纵横的主街道宽三丈。还要建造一处神社用来供百姓祭祀。

  对方只提要求,钱粮不给,匠人不出。显然是有意刁难王诩。他可以理解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造个山寨有利于防御别国小股敌人的劫掠。但是一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就凭一百多口人,其中还有老弱妇孺。简直痴人说梦。如何在保障上缴赋税的前提下,还能按时完成巨大的工程。这不是在开玩笑嘛。随后王诩征求了李沧的意见,似乎只有李大叔在这些山民中最有文化。

  “小人的意思是将云梦山的谷口筑墙封住。村寨向谷中营造,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