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四章:君之所处,四海为家_上古泰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掌柜将庞忠不堪国君受辱,以死逼迫叛军礼敬卫侯的故事讲了出来。

  “他们为大人的婢女修葺了坟冢,就在后山,坟包足足堆了两丈许高。听说这女子生前亦是位大功臣,与忠尹伯一般无二。死后,二人被君上授爵上卿,以国士之礼葬之。”

  曾几何时,王诩怨恨着庞忠。怨恨他生性凉薄,对仇由子静的死漠不关心。就像是女子卑贱的身份,活着受人摆布,死后弃如敝履亦不觉得可惜。

  他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女子死后的荣光更像是卫侯对庞忠的补偿。记得最后一次见庞忠时,对方劝他以国事为重,不可因一己之私毁了这个国家。或许这可歌可泣的故事,就是那时庞忠的内心写照吧。

  回想起往事,王诩不禁心中悲苦。他端起酒爵独自喝了起来。掌柜亦是陪着饮了几爵酒又哀叹出声。

  “哎!人如其名,卫忠之举感人涕零。其子已被君上认为义子,一同被软禁在国城。哎!早知如此,君上当初又何必投诚晋人?害得忠义之臣被枭首示众,足有七日之久,身首异处,魂不得归。真是惨啊!”

  忠臣不得善终,难免为之感伤。或许是身处的位置不同,无法用一样的标准去评判人心的善恶。一时间,王诩竟有些同情那素未蒙面的同宗叔叔。对方依然背上了叛国的骂名,仍然有勇气成全臣子的忠义。似乎没有想象中那般不可饶恕。

  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到这里两年,不知不觉,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这个淳朴而黑暗的时代。渐渐明白了存在于书本中的古之情谊。简单而震撼的冲击,只怕是不身处其中,一生也无法体会得到。

  昔日听闻子路赴死之言,“君子死,冠不免”。他只觉可笑,还调侃对方的蠢笨。而如今终究是明白了古人心中的那份坚持。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古人并非蠢笨,而是太过于执着。心中有着超越生死的坚持。

  像他这样的现代人,一直活在谎言与欲望当中,早已习惯了被人欺骗与欺骗旁人。实为小人之学,并非君子之道。所谓君子,是为了坚持心中的道,选择卫道而死。没有他们看似蠢笨的牺牲,何来道义的流传?如果世间没有敢死、求死之人,没有这样的迂腐之人,或许少做恶、稍有瑕疵之人亦可称之为善人与正人君子。

  那份纯粹的善良便不复存在。正是有这样的人前赴后继的做着蠢事,争先恐后的赴死之举,才会衬托出世间真正的善,真正的美。

  到得戌时过半,王诩微带着醉意出了酒肆。他转过街角,走入漆黑的街巷。脑袋有些昏沉的想着,嘴里小声嘟囔起来。

  “呵。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成为那样的人了。没关系。就做个伪君子好喽。命比谁都硬,活得比谁都长。呵呵...咦?”

  说着酒话,他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