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大圣归来》(2/5)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港囧》的水准,按照徐争自己的话来说:分裂!

  在香港和王宝宝追打的时候好像是一部公路、动作、喜剧电影;

  到了上海,约会的时候好像成了青春怀旧片。

  很分裂,做出《泰囧》,徐争当然知道市场吃什么,但他又想加入自己的思考,可惜,他没有那个能力,于是,整部电影有些不伦不类…

  正常来讲,这电影最多3亿票房!

  还是那句话…

  今年的市场太疯狂了。

  又有着《泰囧》在前,给出了《港囧》12亿保底的票房…

  即便是吕潇然自己都觉得12亿有点偏低了…

  不过他还是答应了21控股12亿保底发行《港囧》…

  橙子退居联合发行席位。

  从这一刻开始,他跟徐争算是彻底没了关系…

  其实,在当下的这个年代,2015年的国内电影圈,要被认为是大导演,或者说是一线导演,硬标准没有,但基本标准有的:你至少得有一部票房破十亿的电影,而且口碑相当不错。

  按这个标准来算,除去那帮老家伙,也就吕潇然、杨青、宁昊、徐争还有最近达标的郭书博…

  郭书博心里清楚,他能跻身十亿俱乐部,完全是因为《大人物3》前两部就足够火爆!

  橙子的模式,算是制片人中心制。

  包括《港囧》在内,制片人、监制都写着吕潇然。

  问题是,老吕本质上是遵循导演中心制的,所以,他不太喜欢限制导演发挥,基本上挂个制片人的名字,就不管不问了…

  主要是基于前期的市场实践:一家公司,如果能有一个强大的导演坐镇,不断地推出市场大卖的电影,那么,外面那些大大小小的明星,可以随便选着用。

  有资金,有好导演,就天然地站在了明星和演员的上游!

  华宜不就是这么起家的嘛!

  橙子也算是靠着一帮导演起家的…

  问题来了,名义上制片人统筹全局,实际上导演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那就会给导演一种错觉:没有你,我也行!

  当他身处微末不闻的时候,他的野心是他最好的支撑,他会比任何人都更愿意去潜心砥砺自己,认真的做事,认真的做好东西——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一朝闻达、名满天下,他的野心又很有可能会支持着他去进入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比方说,自己成立一个派系!

  没有理由非得附庸在其他人身上!

  天要下雨娘要嫁,随他们去吧!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橙子能做这么大,最重要的根基是吕潇然,只要吕老板还在,谁离开都无所谓!

  ……

  《道士下山》工作日跌幅达到60%…

  上映第七天,《小时代4》来了。

  《小时代4》首日1.07亿,第二天,9200万…

  非常巧的,《栀子花开》第二天开画,首日拿下9800万…

  《大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