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七、传承_重生破茧成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桐看完这些信件,似乎夏家人并没有因为罗水莲是农村人而拒绝接受她,这就有些让夏桐不明白了,以夏家的地位,以夏世轩北大毕业的身份娶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居然都默认了?难道是因为看到夏世轩三十三岁了仍旧孑然一身,夏家人妥协了?

  不知道慕家人会不会也这么认为?夏桐的脑中闪过了一下这个念头。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夏桐又低下头专注于手上的这些信件。

  还有五六封信应该是爷爷的同学或朋友寄来的,夏桐拆了一封,是讨论工作的,那些专业术语夏桐也看不大懂,便收了起来,剩下的几封信也懒得看了。

  夏桐把信件放回去,没想到真的找到一本日记本,打开一看,第一页上夹着一封电报,是1966年6月5号的,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母病危,归。”

  那爷爷是接到这封电报才赶回去的吧,距离爷爷接到那最后一封信也不过才三两天吧,他走的时候预感到回不来了吗?

  夏桐打开了爷爷的日记,这本日记是爷爷来江西以后断断续续写的,夹杂了对吴明伊的那种绝望的思念和对现状的焦虑,那个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夏世轩还敢在日记写写真话。

  夏桐往后翻,1965年十月夏世轩住进了罗水莲家,当时,罗水莲的父亲是村干部,夏世轩在罗家湾这边进行勘探工作,一直到1966年4月初不慎被蛇咬,五一时跟罗水莲结婚,婚礼还是蛮正式的,在厂子里办的。

  夏世轩以平淡的口吻记录了这一事件,无悲无喜,不过文中倒有不少对罗家湾风景的描述,尤其是傍晚的曲江。夕阳西下,让他想起了康桥的落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是让他渐渐感觉到了一丝温暖。

  另外还有一本日记,是大学时代的,夏桐粗略翻了翻,写的是两人在燕园的生活片段。以及后来吴明伊走了之后夏世轩的思念。

  夏桐放下日记,箱子最底下居然是厚厚的六本集邮册,原来爷爷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夏桐对邮票没有研究,也不知这邮票有没有值钱的。想了想,把这几本集邮册搬了出来,翻开第一本的扉页。用毛笔写着“赠吾儿宁远,山高水远,莫忘故国家园。父夏培文于192o年宁远出国前夕。”

  毛笔字的下面又有一行钢笔字:“转赠吾儿世轩,汝祖酷爱集邮,不乏精品,四十年前留与吾,嘱吾在外以解思乡之愁,今吾将吾四十年所集之珍品。留与吾儿在乡野之间闲暇翻阅,吾儿的快乐乃为父之快乐。父宁远于1964年8月。”

  夏桐这才知道自己的高祖叫夏培文,看了这段留言。夏桐知道这些邮票肯定非常值钱,便放了回去。夏桐不打算卖,是高祖留下来的。一代一代传承过来,该留给夏樟。

  夏桐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