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章 名声大噪_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绪二十一年年底,留在西京城管理百草厅分号的白景善,看到了邸报上传来的各方消息。

  京城里风云搅动,康南海得中进士,公车上书后被授以工部主事之职,连续给光绪爷上了两道奏疏,声明其变法之志。

  又创刊《万国公报》,创立强学会,南下盛海开办强学会,创《强学报》,借此东风,让白景善极为敬佩的梁任公先生也随之声名鹊起。

  眼看着变法之事已经迫在眉睫,那年与康南海的辩论声犹在耳,不过显然人家对他的意见并未采纳,那两本著作还是问世了。

  此外,另一派的孙先生的粤州起义事泄失败,惨遭镇压。这件事在当时没人太过在意,也只有特别留心此事的白景善才知道其深远影响。

  这可是晚清史上首倡的资产阶级反清起义,是孙先生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次尝试,虽败犹荣,从者千千万万。

  遥远的西京城里一片安宁,外面再乱的世道,也影响不了西京城里老秦人的安逸生活。

  白景善都感觉自己要待废了,今年过年估计是又回不去了。他也没闲着,趁着《中外纪闻》没被封禁,他也投了个论述实业救国的稿子,托人送到京里。

  这篇文章里,白景善借用了早期维新派的商战思想,再结合了一些张謇《立国自强疏》的内容,阐发了他大兴医药行业、强健民众体魄,以摆脱东亚弱国地位的思想。

  此文一出,立刻得到了《中外纪闻》的全文刊发,一时引发了很多思考。

  白景善嘱托家里,拜托常公公将此事上达天听,常公公收钱办事,这份《中外纪闻》最后一期的报纸,就送到了帝后二人的案前。

  光绪皇帝虽然被迫封禁了京城的强学会和《中外纪闻》,但是心里还是对变法念念不忘,看到了实业救国的说法,也觉得十分新奇。

  正在忙着筹办纱厂的张謇也看到了这篇文章,派人打听了一下,发现作者竟是京城医药行业的大亨之子,便也不再稀奇,忙着自己的实业救国去了。

  白景善的这篇文章连老佛爷看了都说好,人一变老,什么毛病都出来了,老佛爷平日里白家的药也没少吃。

  再加上常公公的递了好话,一向反对变法的老佛爷竟然也对这个小小的白景善非常欣赏,下诏给白家,让白家小子赶紧做出成绩来,让那些只会叫喊变法的人看看,什么叫强国!

  白景善和家里的书信往来很密切,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就开始准备返京做事。

  前些日子白景怡已经在京城举办了婚礼,白家破例进行了大庆,这毕竟是长房长孙的婚礼,人情往来也要求办的大一些。

  京城里面医药行业很是轰动,一些和白家有着人情往来的高官显贵也纷纷送了贺礼。

  一些外人听到白家的长房长孙娶了个外地的乡下丫头,有些人偷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