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饥饿营销手段_香江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目光。”

  “而且出版之后,还拿出奖金做有奖参与,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据悉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经济学家,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经济学家都是那种严肃类型,很难相信,这位经济学家还能构思出这么精彩的世界。”

  “根据松果出版社提供的信息,我们找到这位作者的相关信息……”

  信息都是关于徐洛在美国取得的那些成就,还有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论文。

  《每日电讯》的文学版面专出书评:“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构思得足够光陆离奇,不合适喜欢严肃文学的人阅读,但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却是最合适的。”

  “因为作者在书里构思出一个新世界,相信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憧憬着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有飞天扫帚、有光怪陆离的比赛、有隐身衣、魔法棒、甚至还出现了挪威龙和半人马等因素。”

  “同样,还有一大群魔法师,他们充满智慧,操纵魔法,完成着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使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吸引读者的原因。”

  其他的几家报社也用各种词汇来报道这一事情。

  因为罢工、物价涨的消息已经让英国政府应接不暇,更何况爱尔兰共和军正在伦敦到处搞事情。

  光是从1970年到1980年这十年的时间,爱尔兰共和军几乎每年都在伦敦制造大型爆炸案,至少已经有几百起。

  去年的时候,女王的叔叔路易斯·蒙巴顿,携带妻子和孙子乘船出去游玩之际,就被遥控炸弹炸死。

  他们需要转移一下民众的注意力。

  徐洛策划的这场营销恰好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将大部分的视线拉到这本书上,可以掩盖一下最近的爆炸案。

  尽管不会是一直报道,但这无疑是给《哈利·波特》打了广告。

  许多读者因为买不到《哈利·波特》,根本忍受不了那种发行数量,要么是亲自跑到松果出版社,要么是写信到出版社,内容都是要求他们加大印刷数量。

  甚至还有不少求爱的信。

  “亲爱的《哈利·波特》作者先生,我叫凯拉·伊莎贝拉,是一位伯爵的女儿,我今年十五岁。”

  “我很喜欢你书里描写的世界,也曾幻想自己就是书里的赫敏,利用魔法完成那些不可思议的使命。”

  “能够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我相信先生一定是一位十分风趣的人,而且是一位年轻的绅士,我多想能有一把飞天扫帚,这样就能飞到你的身边,成为你的妻子,亲耳听你讲这些有趣的故事……”

  这些消息让弗兰克以及松果出版社的人喜笑颜开。

  特别是弗兰克,对徐洛的营销手法已经是敬佩得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虽然花了大钱,但也办了大事。

  现在不止整个英国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