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9章 .谁家小姑过青丘(四十七)_魏野仙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这个画院待诏的小学徒而言,那一天的奇遇,是只能放在心中,丝毫不能说给别人听的珍贵记忆。

  而那一天邂逅的女尼和白狐,之后也再没有出现在小学徒的面前。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鬼子母揭钵图的修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继续着。大相国寺的僧人,照着一日三餐送来各样吃食,待遇之优厚,是别处不能比的。

  但是这一天,大相国寺的住持智清禅师,却亲自陪着一位年轻衙内哥,来见那位画院待诏。

  以智清禅师的身份地位,这等小事原本不该他出马,但是却架不住这浪荡子拿出了如今正炙手可热的葆光殿侍宸许玄龄的名帖。

  对久居汴梁的智清禅师而言,有些人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譬如那些闲着蛋疼的年轻太学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换一个进士出身,从此青云直上,得罪他们实在是划不来。而那些素来得享大名的道门中人,一个个都有随侍官家的青云梯,要让他们递个小话,转眼间就是“人在庙里坐,祸从天上来”的结果!

  而如今的许玄龄,正好接续上了通真达灵玄妙先生的空窗期,眼看着又是一个黄冠宰执。那大相国寺的住持僧,讨好一位穿道袍的东府相公又有什么不对的?

  就算是那位平日里颇有痰气的画院待诏,听说了对方的来历,也不得不停下手里工作,作出一派曲意逢迎的样子来。

  这位自称姓魏的衙内哥,年纪看着也不算小了,蓄着一部极匪气的小胡子,手中拿着一方赵佶钦赐给许玄龄的金牌,坐实了他“许侍宸的亲信”这重身份。

  被智清禅师和那位画院待诏引进大殿内,他转了一圈,目光落到了那幅未完成的鬼子母揭钵图上,明知故问地说道:“这幅壁画,可是待诏的新作?”

  他这一发问,那位画院待诏很明显地停顿了片刻,方才回答道:“不敢,这是国朝号称丹青圣手的武虞部(武宗道官至虞部员外郎)手笔。”

  “原来是武虞部的真迹?”那魏衙内讶然一声,顿时感慨道:“久闻武虞部是位画坛巨匠,可惜他去得早了些,使我与他缘铿一面,殊为可惜。不然如今便请武虞部来修补他这幅大作,岂不又是一桩美谈?”

  听着这话,待诏和智清禅师脸上神色都一僵,还是智清禅师应变得宜,向前打岔道:“武虞部师法前唐画圣吴道子,乃是真宗朝的第一画坛名手。这位刘待诏,论起师承,也是武虞部的再传门人,尽得其妙的。”

  对这番圆场的话头,那魏衙内不置可否,只是点了点头,片刻后才说道:“魏某有幸见过武虞部的一副手稿,题为《朝元仙仗图》,画上那许多仙人,神将,衣袂飘飞,气象万千。但这大相国寺,一面画的是九曜星君与炽盛光如来斗法,一面又是鬼子母揭钵图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