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_春秋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臣、旧部在力挺她宫中地位外,更有一批希望复国的徐国遗老遗少,把期望寄托在她早日生下一位公子上,只可惜去年他们被夫差镇压了一通,如今又偃旗息鼓了。

  “你我都还年轻,不急。”赵无恤安慰着她,他与季嬴都才年过三十,正值壮年。

  不过随着赵吴矛盾摆上台面,菏水工程在慢慢向前延伸,明年抵御吴国北上的战争也迫在眉睫了。若能战胜夫差,徐地自然要纳入赵氏的控制中。对这块飞地,类似卫、鲁、邾那样扶持傀儡,设置附庸是比较好的统治模式。赵无恤已经决定了,若季嬴能生下男孩,便让他做新徐国的国君,这将是赵氏第二位诸侯……

  这边,赵无恤一边打着吴国国土的主意,一边准备建国庆典,千里相隔的南方,夫差也在看着中原野心勃勃的同时,在国内办了一场丧事……

  ……

  吴国始祖,据说是太伯与其弟仲雍,他们均为周太王之子,于是吴国的宗庙除了太伯、仲雍外,最远就只追溯到太王。

  吴王夫差九年,夏历元月一日,江南吴城,太王之庙,一片素白黑缟,这里在举办一场丧事。

  如此隆重的丧礼,除了吴王阖闾战死的那次外,在吴国便再也没见到过了,不明所以的人还当是吴国哪位大臣或者吴王的宠妃死了,但等凑近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吴国的臣僚几乎全部站在庙外,神情肃穆,持剑静立在两旁,庙宇正中的吴王夫差更是头戴孝布,身披丝麻,眼中带着悲愤和仇恨。

  原来,这是为晋国举行的国丧。

  或许是消息千里回传出现了错漏,或许是夫差故意曲解了真相,在吴国人耳中,北方的剧变变成了:“晋臣赵无恤弑其君,如今晋国已亡,被所谓赵国取而代之了!”

  吴国当年被“弃在海滨”,与中原断了交流,还是晋国首先派遣使者来拉他们入伙,吴国这才能与中原互通有无,逐渐强盛。对于晋国,吴人还是有几分感情的,如今晋国已经“亡”了,对他们而言的确像是死了兄弟一般。

  凡是诸侯的丧事,异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庙哭吊,同宗的在祖庙哭吊,同族的在祢庙哭吊,吴国与晋国同属于太王之后,算是同宗,于是夫差才会来太王之庙举行哀悼仪式。

  入太王之庙里一阵哭诉后,夫差出来扫视众人,让太宰伯嚭对众人宣读了一份檄文:

  “嬴姓乃东方牧马夷人之后,与禽兽为伍。最初在夏为御者,鸣条之战,费昌背弃其主叛归商汤,至于商末,飞廉恶来助纣为虐,于牧野列阵,与天兵为敌,为武王所戮。幸而周公宽厚,嬴姓遗丑得以存活,逐至西陲为周室守边,造父有宠于穆天子,侥幸封于赵城,为赵氏。当是时,赵氏不过一区区大夫。”

  “至平王东迁,赵氏再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