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遗址太多了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仰韶文化还没讲完呢。”

  大家没有继续闹。

  苏亦继续讲。

  “继朱家寨遗迹之后,接下来,安特生又有了大量的发现。”

  “都有哪些发现呢?”

  苏亦自问自答。

  还别说,发现挺多的。

  “1924年4月23日,安特生及其助手离开兰州顺洮河南行,在洮河阶地上发现了临洮县的灰嘴遗址和辛店遗址。”

  灰嘴遗址可能没有那么出名,但辛店遗址就没法忽略了。

  跟之前一样,苏亦又跟大家见到介绍一下两个遗址的情况,其中着重解释辛店遗址。

  “因为这次发掘主要是袁复礼测量了准确的地形图,然后安特生等人进行了发掘。”

  说到这里,苏亦又忍不住提问。

  “袁复礼先生,大家知道吧?”

  不用想,众人的反应跟之前一样,都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才正常。

  要知道,苏亦还讲啥啊。

  “他是咱们国内有名的地质学家,跟安特生是同行,是中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当时恰好就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职,他不仅跟安特生一起发掘研究仰韶文化,后来还参与并领导了由斯文赫定发起的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大名鼎鼎的西北科考团,大家总该听说过吧。”

  这个时候,众人有人点头了。

  其中一个老大哥,就说,“以前在旧书摊上淘书的时候,看过相关的介绍。”

  不管是从哪里获取的知识,知道就行。

  也免得苏亦继续跑题,花费大量的口舌去介绍了。

  如果一个故事里面,总是大家不熟知的人物,那么这个故事讲述下去就不容易了。

  “安特生他们,除了灰嘴遗址以及辛店遗址意外,后又在洮河西岸的今广河发现并发掘了齐家遗址。”

  不出意外,苏亦又需要解释齐家文化。

  这种解释,并没有结束。

  因为安特生接下来,发现的遗址还挺多的。

  “不久,安特生的助手们又发现和发掘了马家窑遗址。”

  又是一个苏亦熟悉而同学们陌生的遗址。

  没法子,只好又他继续介绍。

  “1924年6月26日安特生由助手庄某作向导,发现了洮河西岸今广河县的半山遗存。”

  “此后,他们在边家沟发现没经今人盗掘的半山期墓葬一座,并进行了发掘。”

  “也是在夏天,他们又发现了寺洼文化的遗存。”

  听到这里,这些学生都扛不住了。

  “怎么那么多啊?咱们国内甘青地区的遗址,是不是都被安特生一行扫光了啊?”

  苏亦笑,“这还没完呢,不仅安特生发现不少遗址,就连安特生的助手白万玉白老都在甘南的礼县天水县境内也采集到一些彩陶片和玉器,安氏认为属于仰韶文化的一部分。”

  “白万玉,白老,大家总该认识了吧?”

  “认识!”

  “太认识了!”

  “不可能不认识啊!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