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4章 寻找海怪_桃源小渔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个同学举手抢答道:“哥哥,海市蜃楼形成的关键在于密度不同导致的空间分层,不管是空气还是水,只要符合条件都会产生海市蜃楼对不对?”

  王天辉点点头,“没错!”

  一个中年妇女恍然大悟道:“难怪影视剧里总看到这样的情节,在沙漠中迷路的人会看见远处的绿洲,可是他走到死都没有到达,原来那只是海市蜃楼啊。”

  王天辉详细解释道:“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

  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角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于人们眼前了。”

  小朋友又有问题了,“那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也跟我们在海上看到的一样是上蜃吗?”

  王天辉拍拍小朋友的脑袋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举例说夏季沙漠中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沙土附近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接近沙土的下层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这样空气的折射率是下层小而上层大。

  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下蜃。”

  “啊,竟然是下蜃啊,果然环境不同,出现的海市蜃楼也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似懂非懂地说道。

  王天辉笑道:“而且啊,来自物体顶端的光现将比那些来自底部的光线更低,所以这些蜃景经常是倒立的。”

  “倒立的?好神奇啊!等我长大了一定去沙漠看看下蜃!”小朋友有了新的目标。

  正在思考的大孩子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哥哥,那夏天的黑色柏油路被晒热之后,也会和上层空气形成密度断层,是不是也能看到下蜃?”

  王天辉点头,“没错!”

  大朋友小朋友们一阵欢呼,“那有机会在城市里也能看到海市蜃楼了!”

  刚才还差点吓到大伙以为是世界末日,竟就被王天辉的几句话变成了大型科普现场。

  明白了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之后,大伙也可以正视这个自然现象了。

  此时随着日照时间变长,海上气温持续升高,海市蜃楼也消失不见了。

  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谁想到突然有个女孩子惊呼了一声。

  “既然海市蜃楼只是光折射出来的景象,那这么说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别的地方发生的真事了?那只吃了鲸鱼的海怪是真实存在的了?”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