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君子和而不同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兄可在里面?我寻他有些事情!”

  绿珠:“郎君就在里面”

  这院子的门并未合上便直接走了进去,只见此刻的杨秉正在书斋收拾着自己的书稿,一旁的青荷在一旁协同打下手。

  他将挂在墙上的那一幅浊石先生所赠的那幅兴国寺佛塔水墨画摘下卷了起来,十分郑重的卷了起来。

  杜长风恰好走了进来,见到杨秉正在忙活于是上前说道:“杨兄,我有些事情与你说”杨秉点了点头道:“杜兄,还请稍等片刻”

  接着转过身将画交给了青荷叮嘱道:“这幅画一定要保存好,这可是不可多得了”

  浊石先生向来有一个习惯,从来不会画同一幅画两次,而杨秉却是爱极了这幅画。

  上一次在临安之时走时太过匆忙,那汝瓷自己虽甚爱之但也只能留在临安的周家了。

  在交代和叮嘱完后,与杜长风来到了正堂里,两人坐下后青荷也已经将茶送了上来。

  杜长风看到茶水眉头也舒展开来,他自是知道这杨秉家中的女使煎的茶丝毫不逊色于茶汤巷的茶坊。

  他微微颌首:“谢过小娘子”

  杨秉看着他疑惑问道:“杜兄神色匆匆,可是有何要事?”

  杜长风这才想起了自己此行的要事,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郑重的说:“文瑜,我此行前来是为了消泯你二人之间的误会的,你二人皆是同榜进士,且都才华横溢本应成为知己好友,何必到了如今的境地呢?”

  杨秉脸上的喜色也澹了下来,品完茶后轻微的将茶盏放了下来,澹澹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杜兄此事莫要规劝了,我与欧阳旭注定无法并肩携行”

  杜长风虽然为人有些迂腐,可是却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家中也是这汴京的大族家中藏书丰富。

  可以称上博闻强识了,这出自论语中的这句话自然明白。

  他也听出了杨秉这句话中表达的意思,两人并非同道之人,君子以道和不同,小人以利同不和。

  杨秉之所以未将具体事情细说,那是因为无论是自己还是欧阳旭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这个时候说这些话到了欧阳旭那里印证之时又是另外一种解释。

  自己反倒是成了背后说人坏话的人,凭白做了坏人却是没有必要。

  且这个时代的人讲究的是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意思就是古代的君子与朋友绝交,也绝对不会去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国家,也不会为自己表明。

  杜长风眼见着自己无法规劝也只能寻罢,他也明白此事不能强求。

  虽然无法让杨秉与欧阳旭交善,可是他与二人的交情却是不变的。

  如今此行目的已经有了结果且杨秉此刻正忙于搬家,他一介文弱书生帮不上什么忙也便不添乱起身告辞了。

  等到杜长风离开后,绿珠从外面走了进来问道:“郎君我见杜夫子神色匆匆,可是有什么要事?”

  杨秉摇了摇头道:“无事”

  便继续收拾书稿了,而绿珠也识趣的不再去问,自家郎君虽然性情和善可是她知道规矩,不可太过逾越。

  而青荷在身边看完整个过程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桌上的茶盏收拾干净。

  杨秉神色沉思,他并没有想到欧阳旭会令杜长风上门作说客,想来也是有意而为之,若是自己真说上他的坏话才真正掉进了他的陷阱里去了。

  ……

  杜长风并未忘记欧阳旭的所托,来到了御街的杨家老宅。

  这里入眼所见的都是一些高大建筑群,北面就是宣德门且气势非凡的矾楼也是坐落在这里。

  杜长风有些惊诧:“这依欧阳兄所说那钱塘赵氏,怎会租的起这里的宅子?”

  他出身汴京高门,自小在这里长大自然知道矾楼的名声,这里的房价更是寸金寸土。

  这初入汴京谁会选择在这里租下院子?更应该在旧曹门那里,因为那里多是一些破旧的民居地价也相对便宜。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