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瘦金体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元伯去一趟赵娘子的茶铺,帮我取一幅前唐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杨知州见他在院里看书负手与他说道,他觉得孩子刚刚大病初愈没有多久,如果身体累垮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不知道的是杨秉他丝毫觉察不到疲惫,身体时刻充足精神。

  他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心无旁骛的看着手中的书,远远瞧去正是四书中的《大学》。

  他翻页速度不徐不缓,像是在细细咀嚼其中的内容,甚至遇到不解的地方还会停顿下来眉头紧锁。

  杨知州见自己喊话并没有听见,于是上前又说了句:“你需要见见新事物,这样才能有助于你记忆的恢复”

  他这才抬头见到来人,才站起身说道:“父亲”

  “我将大学翻阅了三遍,能够倒背如流可是对于其中的意思却是不甚明了!”

  他面露难色,这文言文对于他的难度实在太高,他过目不忘的能力可以很好的使得他将全文背诵下来,可是读书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态度是不行的。

  “读书此刻并不急,你先替为父与与元叔一起去茶铺取一幅画来”

  杨秉点了点头道了声:“好”

  他明白其良苦用心,可是他的确感觉不到任何疲惫,他有些猜想这可能是后世来到这里给予自己的外挂了。

  见杨秉愿意听话,他也露出老怀甚慰的眼神。

  他也不愿意辜负父亲的一番好意,也为了不让他失望难过。

  一位身着灰色短褐头发斑白的老丈走到了他的跟前,看见他时立刻微微躬身还是他眼疾手快将他扶起。

  他是生长在后世红旗下的年轻人尊老爱幼的传统已经刻在骨子里了,他说着:“元伯,我们出发吧!”

  老丈的身子骨看起来颇为健朗,说着:“少爷,我们步行过去距离这里并不远”

  据元伯解释道这钱塘县那茶铺一路沿街的小贩很多,马车行往并不方便。

  而杨知州也是一个注重颜面的人,自然不会允许自家人横行霸市。

  他对于一切都如此好奇,不过知道此行的任务他还是忍住心中的好奇。

  而与他并行的元伯与杨秉同行,也是注视到了他的姿态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感叹着少爷变了。

  而且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愈发像是一个君子了。

  这扬州不愧是鱼水之乡,这钱塘县的一个茶铺竟然开在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

  一路上都是青石板铺路,根本没有湿润泥土的泥泞感,反而觉得格外的有情调,置身在这样的地方身心都觉得放松许多。

  他觉得难怪古人能够诗兴大发的时候,原来自然美景真的可以如此动人心弦。

  朦胧青色缠绵如丝,清澈的湖水搭配上所见的景色就像是一幅泼墨的丹青画。

  元伯道:“赵娘子还未来,少爷我们得要等等”

  杨秉觉得这样的美景即使再看上几个时辰也是无妨的,点了点头。

  恰在此时,湖面上有一个人影撑着竹竿那竹筏缓缓的向岸上靠近。

  景色和人竟然像是交织在了一起,他不禁念了句千古流传的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