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九十二章 拍电影_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笑,见杨利民目光转向一边,不等他开口,就忙着介绍道:“哦,这位是北影厂的王主任,王楠。”

  “小杨同志,您好您好!”

  “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王楠很热情的迎上来,杨利民也顺势和他握手,心里有些好奇。

  “是电影制片厂的吗?”

  “是是,看来您对我们单位还是了解的?”

  “哈哈,有所耳闻。”

  两人客套一阵,杨利民心中逐渐确定了。

  四九城的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建厂初期以拍摄纪录片为主,先后摄制的故事片有《智取华山》《龙须沟》等。

  1956年,另行组建zhonyang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后,改为摄制故事片的专业厂。

  北影和申城的电影制片厂,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两尊龙头,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来找自己。

  三人坐下喝茶,老马知道他有很多疑问,于是长话短说。

  “去年的国庆汇演,你借调到我们战友文工团,排了个话剧《前夜》,还记得吗?”

  杨利民点点头,怎么可能不记得,又不是过了很久。

  只是对方这么一说,他也就明白了。

  “你们想拍成电影?”

  他看向王楠,对于其用意已经确定七八分。

  话剧的传播力度自然不可能比得上歌曲,他排的两个节目,歌曲《映山红》全国传唱,而话剧却反响平平。

  一方面,这玩意儿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另外就是话剧的普及面太窄,工人百姓这个大群体,可能连话剧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随着时间发酵,却是在业内获得高度评价。

  王楠,或者说北影看过后觉得很适合,于是找上门来。

  “小杨同志,那故事真的很精彩,但您也知道,话剧的表演方式太局限了,很多东西都没表现出来,实在是一种遗憾。”

  杨利民点点头,“是这样的。”

  本来就是电影删减改话剧,现在又要改回电影?

  这倒是不新鲜,国内电影刚刚起步,没什么可拍的。

  大部分是红色题材,其他的故事片,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取材民间故事、戏曲、话剧。

  战友文工团同样为他们提供不少好本子,但总得来说......原创太少。

  原创这东西摸不着边界,风险很大。

  《五朵金花》拍的很成功,百姓也喜欢,但最后还不是被贴上各类标签,主演年纪轻轻就受尽折磨。

  《前夜》没有那么多事儿,本身就是主旋律,说破天了也是致敬,也是爱国,也是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所以你们是要让我来写剧本?”

  “是这个意思,还希望您能一起参与到拍摄制作中来。”

  杨利民点点头,表示理解。

  无论是《前夜》还是《映山红》,实则他都没有版权,是属于战友文工团的作品,自己只是制作人,体制内的那一种。

  通俗来讲,这属于集体,不是他个人的东西。

  可《前夜》毕竟是自己写的,他们搞不定。

  想要扩展成电影,鬼知道怎么扩展。

  于是只能来找他。

  而对于杨利民来说,既然战友文工团都没有意见,他的意见顶个屁用,自然是接下了。

  “这事儿倒是没问题,不过我想听听,你们想怎么拍?”

  如果单单是让自己扩展剧本,其他的自己也不想管。

  可既然要参与到拍摄和制作中,就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权力主持一部分事务。

  王楠也明白这个道理,很快就说道:“我们年前就开过一次会,这不今儿个和老马特意来拜访您,也是想问问您的意见。”

  杨利民沉吟道:“彩色片能行吗?”

  “彩色片.......”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